“足印小區·我夸市民·我議創文”參賽作品選刊
開欄語:年初,我縣正式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這是提升我們的城市品位和幸福指數的重大機遇。全縣人民以滿腔熱忱和極大的創造力投入到這場為期三年的全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動中,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平凡而感人的事跡,匯集成花團錦簇般的創文成果。為展示創文人的文藝芳華,記錄創文人的奉獻足跡,創文辦舉辦了“足印小區·我夸市民·我議創文”有獎征文活動。在評獎之前,將已收到的作品擇要選刊,以使讀者先睹為快,并呼吁大家拿起筆來,記錄足跡,留住感動,當竹山創文成功之日,我們可以自豪的宣稱:我參與,我驕傲!
“足印小區 我參與我驕傲”專題之一:
今年流行小紅帽
不知從啥時候起,竹山悄然流行起了戴小紅帽。
大街小巷、十字街頭、人行橫道、車船碼頭,到處都能見到頭戴小紅帽,手拿小紅旗的身影。他們當中有金童玉女,帥哥靚妹,中年大哥, 資深美嫂,使小城散發,洋溢著一種時髦的味道。
起初,人們還以為是外來的游客,因為旅行團才戴旅行帽,為的是好加以區分嘛!后來發現這些小紅帽中竟有不少熟悉的身影。有機關干部,企業職工,實習學生,城鎮市民,甚至有單位的同事。各行各業. 應有盡有,無不參與其中。
一經打聽,才知道是志愿者創建衛生文明城的交通勸導行動。
說實話,開始我對此類做派很不以為然,認為這不過是裝裝面子、擺擺架子、做做樣子,是政府做給上面看的形式虛無主義,以應付檢查驗收罷了,一陣風過后, 臟、 亂、 差濤聲依舊,違章亂行依然故我,怎么能解決根本問題呢?我以為應當從每個人思想根源上抓起,從學前教育抓起,從培養習慣上抓起, 夯實基礎、長久鞏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根基牢、 不反彈的效果。而不是做樣子、耍花槍。
忽然有一天,我那大學暑期實習實訓的兒子也戴個小紅帽興沖沖的回來,我問他:“你咋也戴個紅帽子干什么?”他說:“我指揮交通唄!”,我說:“你又不是交警,指揮個啥交通呢?人家聽你的?”他說:“我們這是交通文明勸導志愿者行動,勸導車輛依法行駛,文明禮讓,勸導行人自覺遵守交通秩序,不橫穿馬路,盡量避免交通事故發生,今后我們一家可要帶頭遵守啊!”我嘴上答應著,心想:怪做作. 起屁作用,根本沒當回事。
一天,我和老伴到超市購物出來,拎著一大包東西,橫穿馬路到對面等出租車,剛要過馬路時,突然看到一個戴紅帽子的年輕人跑過來大聲說:“同志,請您走人行橫道。”并接過我手中的東西回頭朝人行橫道走去。無奈,我們只好跟著回去。到了人行橫道我們直接往過走,年輕人又說:“請等一等,綠燈亮了再走。”我老伴邊走邊咕叨:“好麻煩,走個路也這淘氣”。把我們送過馬路,年輕人說:“叔叔!阿姨!你們是文博的父母吧?我是他同學,以后請您們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剛才多危險啦!要是出了事故多讓你們兒子擔心啦!對不起,今天我還得給你們開個“精神罰單”,我老伴顯得很不高興,忙問:“啥咋?還開罰單?”年輕人忙解釋道:“是精神罰單,不用交錢,目的是加深印象,引起你們今后注意,這是我的職責,請諒解。”我聽了表面上雖然不動聲色. 但心跳加快. 臉上發紅。
中午在飯桌上,老伴說了兒子同學開罰單的事,沒想到兒子反應強列,立馬放下碗筷說:“你們好丟人啦!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還叫我同學逮著了,叫我咋見同學的面啵?我也是志愿者,我還在勸導別人,自己老爸老媽卻帶頭違章,我囑咐你們的話都白說了?”女兒也說:“你們也是,原來咋教育我們的啵?過去我們每天晚回來一點你們都說擔心,可你們自己呢? 橫穿馬路也不怕我們擔心了? 再說現在是文明社會, 一切行為都講究文明。文明行政, 文明執法, 文明經營, 走路也要文明, 文明無小事,虧老爸還是公職人員, 咋想不到呢?” 聽著孩子們的責備, 我無言以對,只好面面色色的低著頭。老伴還想辯幾句, 看到我的樣子, 張了張嘴, 終于沒再開口。
這頓飯,翻江倒海,五味雜陳。
第二天一早上班,走在街上我特別留意著周圍,居然看見車輛通過人行橫道時速度都比過去慢了,有些還禮讓行人,好多老頭老太太扎堆兒在人行橫道邊等紅燈。再看看街道似乎比以前整潔了,過路的行人,商鋪的經營者手上拿的垃圾袋專門往專設的垃圾桶丟,不再亂丟亂扔,一切都顯得自然文明,井然有序。再看那些戴著小紅帽的人臉上都透著認真、威嚴,透著一種使命感,這讓我震撼不已。人們的行為似乎都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
走在路上,我不禁暗自反思:嗨呀!我們真的老了,落后了,這哪里是形式、做樣子啊?這分明是文明的進步!再不跟上文明的步伐,再不更新自己,終將被文明所淘汰。為此,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早晨的太陽格外明亮柔和,照著高樓,照著街道,照著人們頭上的小紅帽,顯得格外艷麗。我忽然感覺這小紅帽不再是旅行者的帽子,不再是志愿者的帽子,它分明是一頂魔帽,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是一頂將軍帽,指引著人們的方向;是一面旗子,展示著小城的文明!
它是小城文明的“代言帽”。
(作者:竹山縣物價局 邱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