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截止3月31日,全縣共完成財政收入7920.6萬元,占年度預算33000萬元的24%,同比增長33.7%,增收2011.2萬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國稅完成2524萬元,占年度任務11000萬元的22%,同比增長68%,地稅完成4380.7萬元,占年度任務17500萬元的25%,同比增長25.3%,財政完成1015.9萬元,占年度任務4500萬元的22.5%,同比增長10.1%。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為開好局、起好步,年初,我縣確定了“全力打造竹房城鎮帶核心區、新型工業集聚區、現代農業先行區、秦楚風情旅游區、南水北調優質水源區、致力建設湖北山區經濟強縣”的發展思路,根據這一思路,圍繞水電能源、礦產開發、醫藥化工、建筑建材、農產品激光等支柱產業,鼓勵引導企業在規模上做大做強,在產品上做精做細,延長產品鏈條,在提高附加值上大做文章,靠規模效益、精細產品優勢提升企業檔次,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著力培植財源。同時,積極轉變觀念,進一步完善征管措施和手段,統籌協調抓收入。建立健全了以“政府領導、財稅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信息支撐”的綜合治稅工作機制,主動加強部門聯系,定期組織召開稅收碰頭會,分析收入形勢,分解收入任務,強化征收責任,積極協調落實好納稅大戶、重點行業、重點工程的稅收督收。 (董智勇 梁松)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為開好局、起好步,年初,我縣確定了“全力打造竹房城鎮帶核心區、新型工業集聚區、現代農業先行區、秦楚風情旅游區、南水北調優質水源區、致力建設湖北山區經濟強縣”的發展思路,根據這一思路,圍繞水電能源、礦產開發、醫藥化工、建筑建材、農產品激光等支柱產業,鼓勵引導企業在規模上做大做強,在產品上做精做細,延長產品鏈條,在提高附加值上大做文章,靠規模效益、精細產品優勢提升企業檔次,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著力培植財源。同時,積極轉變觀念,進一步完善征管措施和手段,統籌協調抓收入。建立健全了以“政府領導、財稅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信息支撐”的綜合治稅工作機制,主動加強部門聯系,定期組織召開稅收碰頭會,分析收入形勢,分解收入任務,強化征收責任,積極協調落實好納稅大戶、重點行業、重點工程的稅收督收。 (董智勇 梁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