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新春第一會”提出,要大力實施產業倍增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產業競爭力。招商引資,是一個地方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后勁所在。
今年以來,咸寧市突出產業核心地位,統籌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三篇文章”,一切圍著招引轉、一切盯著項目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項目從哪里來?招商引資無疑是“源頭活水”。
2月18日,全市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140個億元以上項目集中簽約,協議金額1727.9億元,簽約項目個數和協議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透過一組組數據、分析一個個項目,
此次新春“第一簽”有哪些新變化?
又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和期待?
一起來看看
↓↓
深度對接“5+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所需
——產業招商更精準高效
經過持續培育,我市食品飲料產業快速崛起,發展成全市主導產業。新春“第一簽”上,咸寧高新區簽約引進德國精釀啤酒生產基地、中部飲料創新孵化基地等食品飲料類項目7個,總投資額144億元。食品飲料產業集群再迎新成員、再添新活力。
看重嘉魚的區位、生態優勢和產業基礎,此次簽約落戶的田野九養小鎮高端頤養社區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規劃建設養老床位3000個。項目建成后,可吸引1—2萬名高端頤養客戶入住,有力帶動當地康養產業發展……
市委六屆八次全會提出,重點發展大健康、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導產業,大力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能源等四大新興未來產業,著力構建“5+4”現代化產業體系。
尊重產業發展規律,深度對接全市‘5+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所需,市招商和投資促進局組織編制產業鏈招商“五圖”(產業鏈技術結構圖、應用領域圖、產業布局圖、發展路線圖、招商目標圖),引導各地“按圖索驥”,圍繞產業集群、產業鏈條和產業生態開展精準招商,以招引新項目助力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成勢見效。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今天的項目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圍繞主導產業抓招商,既可以讓招商引資工作更精準更高效,也有利于新項目更好融入本地優勢產業鏈條,實現快速成長,推動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此次新春“第一簽”的140項目中,“5+4”現代化產業體系項目130個,占比92.9%,協議金額1647.5億元。
隨著這一批互補性強、契合度高的產業項目簽約落地、建成投產,將為我市“5+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也將為實現三年產業倍增計劃提供有力保障。
產業基金、招商平臺、專業園區協同發力
——招商模式創新更顯活力
新力傳感智能化高精度傳感器的研發生產項目,專注MEMS感應芯片前沿技術開發,致力于智能化高精度傳感器的研發和生產;易美芯光智能家居照明生產基地項目,主要從事汽車照明和智能家居照明系統研發生產;安利華汽車零部件項目,主要生產新能源中型皮卡(純電和插電混合動力)、新能源硬派越野車、新能源輕型商用車等,并計劃整合周邊汽車零部件資源,生產并集成為汽車零部件模塊,出口海外市場。
全市新春“第一簽”上,以上三個項目集中亮相,簽約落戶咸安。三個項目,各具特色,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咸安區創新運用“基金招商”招引落地的項目。
去年底,咸安區率先聯合長江產投、金沙江聯合資本成立10億元長江新能源智造基金,開創“以投帶引”新模式,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新材料等產業,助力將咸安區打造成國內知名“百億級”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新材料產業“智造”中心。
面對傳統招商政策同質化、財政補貼受限等難題,我市通過設立產業基金、專業平臺和專業園區等多種方式,整合有利資源,激活生產要素,為企業提供包括融資支持、技術對接、市場拓展在內的全方位服務,構建起基于價值共創的招商生態,破解招商政策瓶頸,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基金招商帶來的不僅是項目落地,更重塑著區域產業生態。通過設立長江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咸安不僅已簽約5個項目,并同步儲備一批優質項目,構建起“基金投資-項目孵化-產業集聚”的良性循環。模式創新帶來的蝶變效應,正在加速釋放。
市招商和投資促進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全市招商系統將充分運用前期積累的鏈條招商、集群招商、生態招商、鄉情招商等基礎,創新用好基金招商、要素招商、場景招商等新模式新方法,優化招商引資全生命周期服務,激發招商引資活力,以招商引資“強引擎”賦能高質量發展。
招商大使牽線搭橋、楚商回鄉助力發展
——招商引資“朋友圈”更廣闊更給力
搶抓人口回流、產業回遷契機,吸引更多楚商回咸投資興業——新年伊始,我市全面啟動楚商回鄉和返鄉創業工作,謀劃開展叩門招商、對話楚商、平臺搭建等“十大行動”,以梳理一批信息、聯系一批楚商、推介一批項目、解決一批問題、創新一批模式、宣傳一批典型等“六個一”活動為抓手,推動“楚商回鄉·共建支點”落地見效,全力奪取招商引資“開門紅、開門好”。
春節期間,市、縣兩級共舉辦新春座談、政企懇談、集中看房和招商推介等活動151場,走訪對接楚商人數1018人,系統梳理咸寧楚商、代表性人才4508名,形成《咸寧楚商信息名錄》,招商引資“朋友圈”越做越大。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新春“第一簽”現場,市委主要領導向愛動體育創始人兼CEO宋廣慧、北京三合景天網絡有限公司總裁張雨萌頒發“咸寧招商大使”聘書,希望他們發揮自身優勢為咸寧招商引資“鼓與呼”,為咸寧發展添磚加瓦。
“咸寧區位優越、資源豐富,蘊藏無限商機……”市政府主要領導作招商推介,誠邀更多企業家關注咸寧、了解咸寧、投資咸寧、圓夢咸寧,攜手燒旺招商引資這把火。
返鄉創業、回報桑梓。東莞德聲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赤壁籍企業家劉漢兵在電子數碼、電聲行業深耕二十余年,公司產品遠銷歐洲、美國及東南亞地區。這次他回到家鄉,在赤壁投資建設德睿、德訊兩家電子有限公司。項目預計總投資5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3.5億元,同時可提供就業崗位300個左右,帶動鄉親就近就業。
據初步統計,此次新春“第一簽”,47個項目由招商大使、楚商回鄉行動引薦促成,55個項目屬楚商直接回鄉投資,占比39.3%,協議金額389.4億元。
“我們還將充分利用‘對話楚商’等交流平臺,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營造楚商回鄉創業、興業、樂業的濃厚氛圍,加快拓展客商源、信息源、項目源。”根據安排,今年,我市招商系統將深入開展“楚商回鄉·共建支點”行動,確保全年開展楚商對接專項行動不少于30場次,簽約楚商投資項目不少于80個。
“楚商隊伍越來越龐大,我們將積極牽線搭橋,努力為咸寧招商引資貢獻更大楚商力量。”湖北省楚商聯合會秘書長、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秘書長、咸寧招商大使蹇宏現場發言,呼吁更多楚商、校友來咸參觀考察、回鄉投資興業,助力咸寧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