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新年將至,圣水湖濕地公園迎來了一群越冬水鳥,它們或在水面嬉戲、或在空中盤旋,為冬日的圣水湖增添了一抹靈動之色。
圣水湖濕地公園管理局不斷加強濕地植被恢復、水質改善及外來物種管理,為濕地生物提供了更加穩定的生態環境。如今,濕地公園內水系初顯“芳容”,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成為眾多水鳥的理想棲息地。
生態好不好,鳥是晴雨表。隨著濕地生態的日益改善,來此棲息繁衍的鳥類越來越豐富,數量也越來越多。據統計,目前濕地公園內的鳥類記錄已增加到100余種,其中不乏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Ⅱ級重點保護鳥類紅腹錦雞、灰背隼,“三有鳥類”白骨頂、黑水雞等,鳥類數量最多時有1000余只。鳥類種群數量的持續攀升,彰顯著圣水湖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事業的持續向好。
近年來,圣水湖管理局及時制止紅線內各種違法破濕行為,同時結合世界濕地日、全國生態日等重大生態節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宣教活動,努力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良好氛圍;另外,積極對上爭取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專項資金扎實開展植被修復、駁岸治理、生態補償等生態保護與修復事業,使濕地生態和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提升。(胡一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