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鄉位于秦巴山余脈,鄂西北邊陲,2001年3月雙臺鄉與原茅塔鎮合并而成,國土面積413平方公里,G242國道、十巫高速穿境而過,距竹山縣城38公里,距十堰城區96公里,被稱之為“竹山北大門”。雙臺鄉位于竹山北部,轄14個行政村,5899戶17158人。近年來,雙臺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搶抓發展機遇,創新發展方式,扎實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為做強北部高效農業區打下堅實基礎,以鄉村全面振興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項目建設,突出產業帶動,全力推進五大振興,推動農業農村農民共同進步、生產生活生態和諧共融、田園家園樂園全民共享,開創了鄉村振興新局面。
一、做法及成效
1.聚焦抓黨建促引領,黨的建設持續提升。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制定黨紀學習教育學習計劃,通過集中學習、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講授專題黨課20次,覆蓋黨員510人;抓實黨建基礎工作,深化開展 “十看十比創十星”,引領帶動黨員干部在綠色低碳發展、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中承諾踐諾、爭星創星,發揮作用,開展各類志愿活動128次,辦好了一批民生實事;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開展黨員輪訓2次,組織赴縣內鄉鎮學習2次,高質量發展年輕黨員4人,培養后備干部20人;夯實基層減負工作,通過自糾自查、聯合督查等多種形式,全面核查微信群、掛牌等情況,累計清理微信群28余個,門牌58余處,切實減輕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全面推進機構改革,是基層治理創新的關鍵,改革辦公室掛牌等工作已完成,相關人員已到位,機構改革任務已全面落地。
2.聚焦提成色促振興,鄉村面貌日新月異。推進“潔凈竹山”活動,結合河長、林長制、人居環境提升等工作,全面推進轄區水環境、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集鎮污水管網覆蓋率達100%,新建檢查井8座、標準化三格式化糞池84個,開展周五衛生大清潔10次,持續改善了群眾生活品質;深化文明雙臺建設,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目標,開展全鄉村運會、漁塘首屆、茅塔寺村第二屆“村”晚,慶三八“尋找最美廚娘”“五四”青年節演講比賽、“法治進萬家”及農業技術培訓等活動近10次,培養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農民;強化共同締造工作,堅持“五步走”策略,完成試點建設9個,群眾投資11萬元,以工代賑92人,實現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轉變;助推利民項目建設,充分利用項目資金,實施利民項目(便民橋建設、產業路硬化、地災點治理、污水管網完善等)11個,補齊了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3.聚焦興產業促發展,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農業產業穩步發展,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今年以來完成耕地流出整改155畝,撂荒耕地復耕復種面積505畝,在羅家村、向山村推進近3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作;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依托雙臺自然條件優勢,逐步擴大產業規模,水坪村創新發展羊肚菌產業185畝,煙葉種植面積750畝,計劃新增1000畝,食用菌規模較去年擴大60%,帶動周邊農戶實現持續穩定增收致富;招商產業跨越發展,新型復合材料產業園落地雙臺,廠房面積增加6000平方米,配套產業園循環路項目已完成85%,上半年外出招商2次,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5萬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290萬元;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深化“全域旅游”建設目標,南口村進行張振武故居內部陳列布展、茅塔寺村進行老集鎮村史館打造已完成,雙臺村孔子講學地、竹博館等旅游觀光地、向山村小流域綜合治理正在逐步實施。
4.聚焦辦實事促民生,群眾福祉持續增進。扎實貫徹“民政為民”工作理念,新增農村低保23戶30人、新增特困供養17人,累計辦理臨時救助136人,發放救助資金9.3萬元,民生福祉更加保障;持續完善社會養老體系,關心關愛“一老一小”,優化提升老年人服務質量,在茅塔寺村、青山村選址建設老年食堂,推動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實行集中照護服務工作,提升老人服務水平,同時失智特困人員照護水平改革試點工作已全面啟動;有效推進群團力量顯現,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128次,走訪慰問困難兒童、留守兒童50人次,“兩癌”篩查覆蓋婦女1400余人,開展“巾幗大宣講”普及法律知識5次。
5.聚焦守底線促穩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抓好綜治信訪維穩工作,落實帶案下訪及初訪負責制,上半年累計辦理智慧信訪件21件,排查各類矛盾糾紛74起,化解70起,市長熱線接到群眾反饋問題68條,辦結率、滿意率達100%,扎實開展掃黑除惡“五查”專項行動,舉辦了19場宣講會,院子會4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1500余份,排查違法行為線索3起,處理3起,有效化解4起久拖不決的疑難信訪案件;嚴格落實礦山巡查、重點人管理,到陜西交界地帶對礦山開展全面檢查巡查5次,在湖北銀礦召開全縣5月礦山安全管護現場會,礦山安全意識逐步增強;抓緊抓實安全生產,重拳出擊整治安全生產隱患,夯實安全生產責任,統籌推進防火防汛、地質災害、道路安全及重點場所等安全隱患排查,開展30余輪地毯式,排查安全隱患53條,整改率100%,開展應急演練16次,各類安全知識培訓34次,以扎實的基礎、創新的工作模式迎接省、市安全生產檢查10余次,省氣象局人影辦實地調研驗收省級氣象鄉鎮創建工作,同時啟動全鄉地災點治理(消危除險)項目,普渡村吉陽小學滑坡體已治理完畢,市級地災點方家壩滑坡體正在治理中,群眾安全感得到顯著提升。
二、展望
1.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一是結合黨紀學習教育,把作風建設與營商環境、放管服、績效考核等工作相結合,堅持破立并進、糾樹并舉,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剎住歪風,糾治頑瘴痼疾。二是優化干部結構,以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加強干部輪崗鍛煉,培養多方面、全方位的復合型干部。
2.切實守牢平安穩定底線。一是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完善社會矛盾調處體系,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堅決捍衛經濟社會安全。二是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認真落實定期排查、領導包案、責任追究等制度,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等專項整治行動,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3.牢牢把住生態保護屏障。一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行動,大力開展村莊綠化美化、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二是持續開展林長制、河長制,建立日常監管巡查服務制度,把生態建設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確保增綠增收兩不誤,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三是加強農村污水和黑臭水體排查治理,提高生活污水綜合利用和處理能力,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常態化利用周五衛生大清潔開展人居環境常態化治理,大幅提升雙臺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和效果。
(雙臺鄉:魯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