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南門社區踐行“楓橋經驗”探微
南門社區自村轉社區以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建設和諧社區為目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黨建+”基層治理模式,社區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實現社區近十年“零信訪”目標。
細“治”入微夯基礎
南門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是城關鎮村改社區,面積1.74平方公里,總人口近5000人。五館一中心、外國語學校、縣特校均坐落于此,轄區內店鋪林立、人員流動大。尤其是隨著五福堂多業態產業園項目建設的推進,轄區內人口驟增1000多戶近4000人。為有效摸清居住人數,精細化服務好轄區居民,村改社區后,針對新增小區多、規模大的實際,社區將轄區細分為8個“網格”,在僅有3名網格員的情況下,將5名社區干部分片劃分到網格,發揮小區黨支部和物業“微網格”作用,彌補社區干部和網格員力量不足,探索“網格+”的治理模式。
一個人、一張網、一方格、一雙腿,每天不間斷行走在前街后巷,穿梭在樓棟之間……小到小區里的民情民聲、人口基本信息,大到環境衛生維護、居民矛盾調和、安全隱患排查等,通過落實網格全覆蓋巡查走訪,密集發放水電氣使用等安全知識宣傳冊,廣泛張貼防溺水、反電詐宣傳海報,及時解答居民咨詢、提供便民信息;主動為老弱病殘孕等行動不便者提供證件代辦、居家養老、反映訴求、化解糾紛等便民服務。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將群眾生活中的日常矛盾糾紛、常見的安全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
與此同時,針對居民常見的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面對面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有效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發生,“零距離”消除群眾的“煩心事”。充分發揮調解員、“兩代表一委員”、法律顧問、片區民警等群體的優勢,通過全方位的普法教育,引導群眾學法、知法、守法。將群眾路線與法治工作有機結合,運用法治思維來化解矛盾糾紛。
“農村基層許多矛盾點其實并不在于具體的得失,有時候心結得不到化解才是根本原因,如果我們做到真心為民、真心調節,讓雙方都有一個臺階下,許多看似很難調節的矛盾也能逐步化解”。南門社區黨支部書記武庭軍介紹說。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及時分析梳理,第一時間逐一解決。對待矛盾存在時間較長的事件,不厭其煩,多次到農戶家中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直到矛盾化解為止。
今年上半年,社區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起,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無微不至解民憂
“干部為老百姓主持公道,還親自上門為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再不滿意就是不憑良心……”南門社區拆遷安置戶徐茂平,對登門回訪的社區干部溫寶民和曾照權真心表達謝意。
徐茂平是南門片區棚戶區首批棚改戶,因疫情原因致使其就近團購的房屋延期交房,導致同類型16戶拆遷戶額外增加了租房費用。社區了解情況后,一方面做好群眾情緒疏導,同時向指揮部據實反映情況,爭取過渡安置費三十多萬元,贏得了群眾的贊譽。
南門片區是城市建設規劃區,自2011年起開始征地,2018年納入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累計征地500多畝,涉及拆遷148戶。在多年的建設發展中面臨征地、拆遷、修路、生態保護等諸多難題,多方矛盾交織疊加,群眾訴求形式多樣,矛盾復雜繁重。
群眾支持、上下齊心,是征遷工作提速提質的關鍵。為減少矛盾累積上行,營造平安穩定的發展環境,社區樹立主動靠前服務的理念,在吃透政策的基礎上,逐戶上門,把道理講在前,把關心放在前,把疏導教育做在前,把各項保障措施承諾在前。通過耐心細致宣傳政策和補償標準,講好“情”與“理”、用活“情”與“法”,為群眾不斷答疑解惑,化解思想“疙瘩”,消除顧慮和擔心,營造了被征收戶響應征收、支持征收、主動簽約的良好氛圍。針對不同類別征收戶,專班錯時提供連續、綜合、有效、個性化的服務,真心實意為被征收戶解難題、辦實事,從感情上給予征遷戶最大的關懷。始終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在政策范圍內,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征收戶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訴求,用感情、動真情,用群眾工作的方法妥善化解了征遷過程中的矛盾問題,把群眾訴求解決在家門口。
體貼入微抓服務
“社區干部每周都要到我們施工現場來,有問題當場解決不過夜,所以我們項目才能順利推進……”南門山滑坡體二標段施工負責人董軍如是說。
南門山滑坡體威脅到35戶134名群眾的安全。經過多方爭取,2022年10月啟動治理。為服務好這一民生項目,本著既一勞永逸安全避險,又能借助政策妥善安置好群眾的原則,社區在項目啟動伊始就主動介入,在廣泛入戶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征得群眾支持配合,加快拆舊進程,及時協調處理施工中臨時占用地和青苗補償等涉及群眾利益糾葛問題,為項目實施創造了良好環境。截至目前,完成32戶拆遷任務,完成項目工程量的70%。
近年來,隨著南山五福堂多業態產業園、三橋頭、南山桃園路滑坡體治理、變竹路建設等多個重大項目先后在南門片區實施,社區將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關口前移,通過網格員隨時排查矛盾、主職干部帶頭接訪化解、深入一線走訪、現場辦公為群眾辦事等方式,全力做好保障服務重大項目工作。僅2022年就圓滿完成南山公園改擴建工程所涉及農戶73戶,119.679畝征用地任務。
同時,充分發揮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作用,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為目標,維護了居民過渡期間的合法權益,全面全能高效開展征拆工作。近十年來,轄區內未出現過因征地拆遷工作不到位,導致群眾阻礙項目正常建設秩序和信訪的情況,和諧征拆效果顯著,有力促進了各種大項目的順利實施。(向超 蘇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