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今年以來,竹坪鄉以黨建為引領,培育農業特色產業,盤活“土特產”,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以“土”為根,茁壯生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一片鄉土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如何發展?關鍵在立足于“土”,開發好土地資源,在腳下的大地上做好文章。一方面,竹坪鄉根據當地自然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做強優勢項目,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不竭動力。因地制宜的依托3萬余畝茶園,不斷發展茶葉標準化種植和精深加工,以“黨建+產業鏈”的模式,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圍繞茶葉、食用菌、拐棗、獼猴桃、土蜂蜜等特色資源,建設“一村一品”。另一方面,深挖鄉土文化資源,打好“文化牌”。保護并利用好鄉土文物、非遺、民俗資源,結合當地相關資源發展新產業,延伸新業態,構建特色。利用高家花屋,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借助竹坪高腔皮影戲,選齊配優文藝隊伍,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特”為筆,繪就美景。立足當地實際,充分挖掘鄉土資源、地域特點、產業特色,做足“特”色文章。竹坪鄉跳出本地看本地,找準發展定位,明晰發展優勢。利用現有的萬畝茶園、食用菌、拐棗酒、原生獼猴桃,積極扶持“一村一特”,打造“龍頭企業聯系農戶、種養大戶聯動農戶、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的“雙聯一帶”機制。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共建共管模式,高標準推進小微茶園建設。以農民技術培訓為載體,發現培養制茶能手,通過理論講解、現場參觀、實地操作提升農民整體素質,培養一批茶農好手。作為農業大鄉,該鄉堅持將特色做實做細,錨定一兩個品種作為切入點,對標全縣第一,全市一流,集中力量發展茶葉產業,打響茶鄉品牌。
以“產”為基,構筑富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關鍵是通過盤活產業,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收益,讓特色產業成為富民利民的致富產業。為此,竹坪鄉轉變思想觀念,從發展產品向發展產業轉變,延伸茶葉產業鏈,以楚茗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構建起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同時,整合產業資源,集聚全鄉產品加工廠、產業合作社的力量,相互交流學習、解決生產難題、吸納農戶就業、發展特色產業,推動實現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讓農產品增值收益留在鄉村、留給農民。(操軼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