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首頁 > 地域文史
    “我把青春和激情都獻給了十堰”
    發布時間: 2022-07-05 10:04 來源:十堰晚報 編輯:張榮菊
    字體大小:
    打印
    返回
    著名作家、《今古傳奇》雜志原主編羅維揚:
    “我把青春和激情都獻給了十堰”

    6月21日,著名作家、《今古傳奇》雜志原主編羅維揚迎來80歲生日。這位大半生從事編輯、教學工作的著名作家,曾有30年是在十堰度過的。他將青春和激情都奉獻給了十堰這片熱土,可以說十堰是他的第二故鄉。近日,羅維揚受邀作客《十堰晚報》“名人館”,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文/記者 冰客 圖/記者 張啟國

    人物檔案

    羅維揚,作家,編審,筆名揚勵、曼蘭。湖北隨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94年3月16日,湖北省作家協會文學評論委員會、湖北省文聯理論研究室、湖北大學中文系、《今古傳奇》雜志社曾聯合召開“羅維揚創作研討會”,40多位作家、評論家、教授、學者參加研討。2000年1月羅維揚隨筆文集《三觀居札記》系列四冊種出版后,湖北電視臺、十堰電視臺、隨州市電視臺做了專訪節目,《湖北日報》《隨州日報》、《安陸日報》等報刊亦發表過評論文章,浙江衛視、湖南衛視的讀書節目作了推薦。2007年3月,羅維揚編著的《非常語文》部分章節入選由錢理群、王尚文主編的《新語文讀本》初中卷(共六冊,有五冊選用)。

    23歲來到竹山 創作詩歌登上《湖北日報》

    羅維揚1942年生于隨州。1965年7月從武漢師范學院(今湖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后,時年23歲的羅維揚被分配到竹山。那時他風華正茂,豪情滿懷。

    到竹山不久,他作為畢業實習生前往郊區白廟公社小漩大隊,住在第七生產隊芝麻梁上的一位社員家中。羅維揚和房東大娘的兒子同住,每天清早一起去放牛。放牛途中,他心有所動,寫了一首對口詞(一種曲藝形式,由兩人表演,一說一對)《老劉和牛》寄走了。沒過多久,人們在《湖北日報·農村版》“向陽花”副刊上看到了署名“竹山羅維揚”的作品。新成立的竹山縣農村文藝宣傳隊將這首對口詞排練出來,多次演出,受到農民歡迎。時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道琦到竹山視察,觀看了宣傳隊演出的對口詞《老劉和牛》,對作者大加贊賞。

    次年正月,羅維揚又被派往鄖陽社教總團十堰分團黨委辦公室寫材料。初夏時日,五堰大隊民兵連長曾占金舍己救人,被砸傷雙腿。他采訪了這位先進人物,撰寫長篇通訊《身殘志堅骨硬心紅》在《湖北日報》發表,武漢軍區發出通知號召全省民兵向曾占金學習,省報還配發了評論員文章。

    1967年3月,羅維揚被分配到竹山縣師范學校工作。此后5年多的時間里,他在十堰多所學校任教。

    在竹山,羅維揚發表的第一篇作品是詩歌《山區醫生》,見報于1965年8月的《湖北日報》。1966年夏天,他發表了《五月的農村》等作品,自此與十堰、與竹山結下深厚的情誼。

    熱心培養新人 幫助多位文學青年發表作品

    1973年冬天,鄖陽地區建設滄浪山至竹山城的公路,羅維揚深受鼓舞,創作詩歌《開山炮》,發表在了竹山縣文化館主辦的《堵河文藝》,引起關注。1974年,竹山縣委宣傳部點名,將羅維揚從教育部門調到文化部門,在縣文化館負責群眾文藝創作的輔導工作,編輯《堵河文藝》。

    編輯《堵河文藝》的十年間,羅維揚嘗試小說創作,故事《老決裂》在《湖北文藝》1975年第一期發表,還發表了《世代高唱東方紅》等詩歌,后收入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詩選集《春從北京來》。

    值得一提的是,羅維揚不遺余力培養了一批文學青年,讓《堵河文藝》在竹山家喻戶曉。從23歲風華正茂的青壯年到黑發褪減的不惑之年,他一直將發現和培養文學青年,發表優秀作品為己任。在他的幫助下,多位文學青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并加入省作協。

    2006年冬天,羅維揚在“今日竹山”網上發現竹山縣業余作者張成,為他的文才所感動,于是給竹山縣委寫信推薦。2009年1月,羅維揚又看到中央六部門共同開展“情系農家共創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動,計劃組織百名作家與農村作者結對子,培養百名農民作家,出版百部農民作品,推動城鄉文化共同繁榮的報道。他提筆給時任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寫信,極力推薦張成的作品。

    在張成遇到挫折與困難時,羅維揚會寫信給予鼓勵與幫助。羅維揚的誠心打動了鐵凝,張成的小說集《山的那一頭》被納入到“百位農民作家百部農民作品”出版。出版過程中,羅維揚提筆作序,和中國社會出版社的編輯溝通交流,并歷經周折找湖北著名作家寫推薦語。該書順利出版發行,并進入“農家書屋”,還獲得了屈原文藝獎和首屆武當文藝獎。

    該書出版后,羅維揚又給《湖北日報》副刊和《長江文藝》雜志社分別致信并刊發評論,極盡一位文學前輩對后生的提攜和栽培之情。同時,他還推薦編選的張成另一本小說集《絕對秘密》,2010年6月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主持《今古傳奇》 四年創造四大“傳奇”

    1980年2月,羅維揚加入省作協,從此在全省文學界有了一定名聲。

    在那個年代,往往一篇文學作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1984年春節之后,省文聯創刊不久的《今古傳奇》雜志要加強力量,物色編輯人選。羅維揚以其小說創作的影響和十年《堵河文藝》的辦刊經驗而被成為編輯人選,當年6月被調到省文聯《今古傳奇》編輯部。自此,離開他生活了近20年的竹山。

    1988年,由于紙張漲價,一直盈利的《今古傳奇》虧損達10余萬元,羅維揚“受命于危難之際”。當時正值報刊征訂時期,主持工作的副主編羅維揚冒著風險果斷決策,將每期定價由1.6元提高到3.2元,使《今古傳奇》雜志一舉扭虧為盈,當年盈利60萬元,發行量止降而升。

    羅維揚主持《今古傳奇》編輯部工作的四年間,刊物突現4個突破:一是明確辦刊宗旨和編輯方針、確立“謙遜、熱忱、求實、進取”的刊社精神,征集制定刊徽,創作錄制刊歌《把最新最美的獻給你》,購置電腦,實行激光照排,啟動廣告業務;二是在收縮銀根的情況下,每年實現利潤60萬元,上交30萬元;三是吸引許多著名作家為《今古傳奇》撰稿,提升了刊物的文學品位;四是提高編排版質量,盡量消滅差錯,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為“免檢產品”。這四年是羅維揚在《今古傳奇》的“黃金時代”,至今提起他仍備感自豪。

    羅維揚自1992年起任中國期刊協會理事、湖北省期刊協會副會長,1993年被評為編審。1994年因其在發展文化藝術事業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貢獻而被批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他毅然辭去《今古傳奇》主編職務,去北京任教3年后,于2002年7月退休。

    羅維揚在編好《今古傳奇》的同時,堅持業余文學創作。先后出版詩集《相約在明天》、小說集《白天鵝在懷抱中行將死去》《明日見分曉》,文學散論集《文學詠嘆調》,散文隨筆集《人生的講究》、詩評集《送你一束太陽花》。退休后,又出版《真生命的充實活動》《三色堇》和《回憶錄寫作》等。1988年至2012年出版32種文學、人文著作單行本,2014年出版《羅維揚文集(全9冊)》精裝本。

    羅維揚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4年由省作協、湖北大學等單位聯合召開“羅維揚創作研討會”,1999年多種文體作品入選《湖北新時期文學大系》。在本世紀之初,羅維揚就坦言“無意當作家,有意當文人”,晚年他從文學創作轉入學術研究,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爭作貢獻。

    70歲重回竹山 全力籌編《鄉賢文化小叢書》

    2012年8月,懷著對十堰、對竹山的濃厚感情,退休后的羅維揚重回竹山縣上庸鎮南壩村五組居住。

    為了挖掘傳承地方文化,扶持和幫助當地文化人,2016年,年逾古稀的羅維揚不辭勞苦,開始統籌編輯《鄉賢文化小叢書》。當年第一輯五冊分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崇文書局、武漢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的宗旨是為鄉村讀者編好書,為業余作者謀出路,為全民閱讀做推手,為人文精神找歸宿。”羅維揚告訴記者,他計劃到2025年出版十輯,每輯五冊,十年完成50本的出書計劃。《鄉賢文化小叢書》以創造性地轉化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挖掘某地域、某領域的精英文化為主要內容。與讀者一起認同、認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文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和審美情趣。

    羅維揚不僅編輯出版,還要操心叢書的發行。經過他不斷奔走,2017年12月,由他主編策劃的《鄉賢文化小叢書》(上下)交湖北省郵政公司,進入湖北省郵政報刊發行網,向全省發行,全省各地讀者均可收訂。

    目前,前四輯20本已經出版,其余的六輯30本將在2025年出齊,后續將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文學分社出版。

    “他主編《鄉賢文化小叢書》的視野開闊,所選作品極具代表性,以至于代表作家無不打上鄉賢文化的印戳。至于文論、文史、文壇鉤沉、報告文學類,可以說是不愧為中國只此一家的鄉賢文化大系。”著名作家趙金禾在《羅維揚和他的鄉賢文化小叢書》一文中如是說。

    青春獻給十堰 這里是他第二個故鄉

    “我雖然不是竹山人,但是我對竹山人比對隨州人還要熟悉。我19歲離開了隨州,對于隨州我已很陌生,我對竹山和十堰卻是十分熟悉。從某種意義上說,竹山、十堰給我的印象更深刻。”羅維揚告訴記者。

    “我23歲到竹山,42歲離開竹山。年輕力壯時在竹山工作、生活了將近20年,退休后又在竹山生活了10年。30年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十堰,我把青春和激情都獻給了竹山,獻給了十堰。”羅維揚說,“雖然我不是竹山人,但竹山卻是我的第二個故鄉。”因此,如今羅維揚無論身在何處,他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第二個故鄉——竹山、十堰,因為他和這里的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在他的詩文里也時常流露出對竹山、對十堰的無限眷戀。《車城即興》《山城的腳步》《人民路的抒情》《神農組曲》《江漢游蹤》《房縣:你的名字叫黃酒》等一組組詩文無不表達出他對十堰的無限深情。他寫下的兩萬余字的回憶文章《那一年23歲》道出了他對十堰的深厚感情。

    2011年5月27日,由省文聯文學藝術院、市文聯、市作協聯合主辦,鄖陽師專(現漢江師范學院)中文系承辦了羅維揚詩歌朗誦會。朗誦會上,由羅維揚在十堰工作期間的老同事、老朋友、老文友和鄖陽師專中文系師生朗誦了近20首其在十堰工作期間創作的詩作。

    “我在竹山工作和生活了近30年,經歷過許多的事,接觸過無數的人。30多年過去,不少的人和事都淡忘了,卻有幾個人刻骨銘心,這輩子是忘不了他們啦。”羅維揚在《難忘竹山人》的感嘆也許就是他對十堰、對竹山最好的表達。

    羅維揚(右)作客《十堰晚報》“名人館”,向記者介紹多部作品的創作過程。

    2017年12月,羅維揚主編的《鄉賢文化小叢書》(上下)發行。(資料圖片)

    羅維揚80歲壽誕,他的文友歐陽學忠(左)和潘能軍(右)送上鮮花表示祝福。

    十堰市作家、原作協主席歐陽學忠手書“福壽康寧”四個字送給好友羅維揚(右)。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云超市
      竹山特產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二页_国产无码不卡视频_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交换_每日更新观看AV资源网

  • <b id="qpwhw"><span id="qpwhw"><delect id="qpwhw"></delect></span></b>
  • <output id="qpwhw"><optgroup id="qpwhw"></optgroup></output>
  • <acronym id="qpwhw"><bdo id="qpwhw"></bdo></acronym>

  • <thead id="qpwhw"><li id="qpwhw"></li></thead>

  • <rp id="qpwhw"></rp>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在线网站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频免费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