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群
工匠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內涵,站在黨的百年華誕的新的時代起點上,展望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各行各業都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追求匠心品質,對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時代需要,更應當是一種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內涵包括: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她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竹山一中,承擔著竹山高中教育的最大責任,作為竹山一中的一名老教師,我深深的感覺到:一中老師都是追星趕月的筑夢人。天還未亮,教學樓上通明的燈火,是一中老師眼里,最亮的星星;夜已深了,查寢歸來匆匆的腳步,裹滿了一中老師一天的疲憊,和滿身的風塵;我分明看到,正在輔導學生的老教師,日漸增多的白發;我分明看到,正在上課的年輕老師,洋溢的青春;我常常看到,孩子們向班主任傾訴衷腸的場景;我常常聽到,班主任對學生成長進步的諄諄教導,對生活點滴的仔細叮嚀;這就是,一中校園里最美的風景,這就是,一中老師的匠心精神,在熠熠生輝。
在竹山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大力弘揚教育的工匠情懷,用匠心滋養我們的教育事業,做一個有匠心品質的好老師,竹山的教育才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樣是上課。有的興味盎然,令人深思,有的則索然無味,使人欲睡,為什么呢?是教師的境界差異。教師境界不僅關系到教師的存在方式和生命質量,而且決定著教育的質量和學習的深度。學生感受教師的人格美,智慧美,神采美,風度美,境界美,本身就是學習,并且是更深,更高,更遠的教育和學習。用匠心滋養我們的教育,“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是匠心的高度。
博學多識,方能融會貫通,好老師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體現在精彩的課堂教學中,就表現為清晰透徹的思路,引人入勝的情景,循序漸進的啟發,深入淺出的講解,風趣幽默的語言,快速敏捷的反應。這樣的一堂課就是一首詩,一幅畫,一件藝術品。用匠心滋養我們的教育。“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這是匠心的深度。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教育充滿溫情,用心靈的溫度去滋養學生的心田,教育是一場溫暖的堅持,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沒有愛的勇氣,沒有不言放棄的勇氣,就不可能有教育。用你的笑臉,還給學生一個笑臉,用你的問候還給學生一個問候,用你的幽默還給學生一個調皮,也許有一天你的桌子上會出現一個蘋果,還有一封短短的信箋,上面寫道:“老師,請保護好你的嗓子,把你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讓你的光亮照亮更多的學生”。用匠心滋養我們的教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匠心的溫度
用匠心滋養我們的教育,而教育也在滋養著我們的生命和靈魂。年輕的老師,正在教育的舞臺上,奉獻著他們的青春與奮斗,編織著他們的未來與夢想,而我呢,就這樣站在講臺上,會慢慢老去,但我依然熱愛孩子們灑滿陽光的笑臉,和清澈透明的眼睛。當我們站在教育這個舞臺上的時候,我們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當我們告別這個舞臺的時候,我們是“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作者單位:竹山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