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流,歲月如歌。自去年全省公務員招考到柳林鄉工作至今,已過去一年多了。農村工作看似很平凡,卻非常鍛煉人。在基層工作中,總結摸索出一些基層工作方式方法。
了解村情,為民解憂。到鄉工作后,除負責分管工作外,還定期到白河村開展扶貧包保戶工作。白河村轄5個村民小組,488戶,人口1234人,黨員81人。村里的產業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過去村集體經濟薄弱、收入主要靠生態公益林、煙葉收入分成外,無穩定的支柱產業支撐。要想搞好村里扶貧包保工作,真正融入到白河村這個大家庭之中,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才能更好地為村里的發展出謀獻策,為民解憂。
農村工作必須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盼,及時掌握群眾訴求,與群眾打成一片,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幫群眾所需,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初到村里工作,鄉里的駐村干部是我最好的老師。他們從事基層工作多年,長期工作在農村,我主動向他們請教,使我受益非淺。
在村里工作,我經常與村民走訪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結合搜集到的意見,我撰寫出《攻城拔寨斬窮魔》、《柳林鄉興產業激活一池春水》等具有指導性文字材料,供鄉黨委、政府領導決策中參考。
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農村工作處在基層一線,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難題必須善于思考,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厘清工作思路,破解發展中的難題,才能掌握農村工作主動權。
初到村里工作,由于我對excel軟件操作不是很熟練,在參與“廁所革命”工作中,很多表格無法制作,格式錯誤不會調整。我虛心向鄉農辦老同志請教,懇請他們指導我相關的操作方法,從而及時掌握了各項操作流程。
不管工作多么忙,學習都不應該落下。我平時堅持每天看一些書,不斷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積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以及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文件,補足精神之鈣。及時向身邊的先進模范學習,見賢思齊,學習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彌補自身工作中不足。
明確方向、堅定信念。青年人成長成才要有專業的知識技能,基層一線的實踐經歷亦不可或缺。困難和挫折雖然使人痛苦,但是攻堅克難會讓人得到磨煉提高,讓自己的信念更加堅定。
在鄉鎮工作,首先是在對村民的政策宣講上,如何講清楚,讓群眾聽明白,其次在村民管理上,面對不同家庭情況的村民如何統一管理好,這些問題都令我困惑。面對這些情況,我沒有動搖沒有迷茫,而是堅定信心,虛心向駐村老同志請教,并運用到工作實踐中。
因為我出生在農村,對農村落后情況有清醒的認識,所以我立志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通過自己的奮斗去改變它。每當看到山區的孩子們就感覺非常親切,他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和一張張明媚的笑臉,讓我干勁十足。在一次組織的團建活動中,與優秀少先隊員一起參加活動,一路上和他們暢所欲言無話不談,我覺得十分有意義,至今記憶猶新。
山高路遠、與理想有落差、待遇水平低、現實問題多……看不到什么出路,工作心不在焉,是部分基層干部的心態。在這種這情況下,基層干部的積極性確實容易受挫。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仍然保持工作的熱情,堅定的信念,也是一名基層干部的必修課。鄉黨委領導的問候與關懷,同事們的鼓勵、支持與配合,村民們的理解與信任,都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是這些關懷、鼓勵與支持增強了我安心鄉鎮工作的信心,更堅定了我用奮斗和汗水回報鄉親們的信念。
扎根基層,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次重要選擇,這份經歷讓我重新感受農村的風物人情,教會我用雙腳去丈量土地,也教會我更接地氣地與群眾打成一片。在今后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用所學所能,盡心竭力,為柳林的發展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作者系柳林鄉政府干部 徐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