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農村,大凡開門立戶的人家,對于婚喪嫁娶都是常有的事。鄉里鄉親們在“一家有喜大家喜、一家有難大家幫”的忙活中體出親情愛心。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廚師都成重要角色。樓臺鄉擋魚村2組村民朱緒珍在當地是一位有名的廚師,憑著愛心奉獻,義務行廚20多年,從沒收過任何報酬,被鄉親們稱為“愛心廚師”。
年近40歲的朱緒珍,出生于貧困的農民家庭。成家后丈夫攜手奮斗,率先成為當地富裕戶。朱緒珍還在一些紅白喜事中,利用幫廚學得廚藝,后由幫廚升為主廚。26歲那年,本組一位大齡單身漢結婚過喜事,她第一次受聘擔任廚師。因其茶飯做得出色,而使這家喜事辦得格外熱鬧。當時一些客人就說,喜事熱鬧不熱鬧,廚子最重要。從此后,上門請她主廚辦紅白事的戶接連不斷。事后,朱緒珍卻不收任何報酬、辛勞費或謝禮,每回都高興地盡了義務。
2002年冬,村內一位特困老人去世,時值年輕人外出未歸,料理安葬成了難題。朱緒珍與丈夫一起去捧場幫忙,一個當督管,一個當廚師,還把自家的家什、廚具都搬去使用。夫妻倆帶頭忙活一天一夜,把這家白事辦得滴水不漏。第二年春,朱緒珍取出積蓄5000多元,特地購置一整套廚房用具,專門免費借給別家過紅白喜事使用。自己義務給人家主廚,還帶著廚具,一忙就是幾天。
今年元月中旬,本組一家外遷戶的老爺爺患急病去世,因這家人生地不熟,其晚輩們為幫忙料理安葬之事著急。時在隔家300多里地在為丈夫工地做飯的朱緒珍得知消息后,特地趕回來,解了這家廚房無人主廚之憂。事后,朱緒珍婉言謝絕謝禮,并且感慨地說,你們遷來時間不長,我們作為本鄉本土人,盡點義務幫點忙更是應該的。
20多年來,朱緒珍一家靠艱苦創業正道致富,不僅連續保持十星級農戶,還奮斗成為科技、經濟和打工示范戶。2014年夏季,還被鄉親們評為十星級文明示范戶和最美家庭。家庭富裕了,親情關懷更濃了。朱緒珍的廚藝也精練了。她不把行廚作為掙錢的營生、職業,而是看著自己人生的一大榮幸和樂趣,也作為給予社會的一種奉獻。(范本慶)
年近40歲的朱緒珍,出生于貧困的農民家庭。成家后丈夫攜手奮斗,率先成為當地富裕戶。朱緒珍還在一些紅白喜事中,利用幫廚學得廚藝,后由幫廚升為主廚。26歲那年,本組一位大齡單身漢結婚過喜事,她第一次受聘擔任廚師。因其茶飯做得出色,而使這家喜事辦得格外熱鬧。當時一些客人就說,喜事熱鬧不熱鬧,廚子最重要。從此后,上門請她主廚辦紅白事的戶接連不斷。事后,朱緒珍卻不收任何報酬、辛勞費或謝禮,每回都高興地盡了義務。
2002年冬,村內一位特困老人去世,時值年輕人外出未歸,料理安葬成了難題。朱緒珍與丈夫一起去捧場幫忙,一個當督管,一個當廚師,還把自家的家什、廚具都搬去使用。夫妻倆帶頭忙活一天一夜,把這家白事辦得滴水不漏。第二年春,朱緒珍取出積蓄5000多元,特地購置一整套廚房用具,專門免費借給別家過紅白喜事使用。自己義務給人家主廚,還帶著廚具,一忙就是幾天。
今年元月中旬,本組一家外遷戶的老爺爺患急病去世,因這家人生地不熟,其晚輩們為幫忙料理安葬之事著急。時在隔家300多里地在為丈夫工地做飯的朱緒珍得知消息后,特地趕回來,解了這家廚房無人主廚之憂。事后,朱緒珍婉言謝絕謝禮,并且感慨地說,你們遷來時間不長,我們作為本鄉本土人,盡點義務幫點忙更是應該的。
20多年來,朱緒珍一家靠艱苦創業正道致富,不僅連續保持十星級農戶,還奮斗成為科技、經濟和打工示范戶。2014年夏季,還被鄉親們評為十星級文明示范戶和最美家庭。家庭富裕了,親情關懷更濃了。朱緒珍的廚藝也精練了。她不把行廚作為掙錢的營生、職業,而是看著自己人生的一大榮幸和樂趣,也作為給予社會的一種奉獻。(范本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