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近年來,我縣利用豐富的水能、礦產、生物、農產品和文化旅游資源,科學推進優勢資源開發,著力培植特色產業。綠色能源、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生態礦產和生態旅游“兩綠三生”生態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綠色能源成為主導產業。裝機51萬千瓦的潘口水電站和裝機5萬千瓦的小漩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裝機18萬千瓦的龍背灣水電站將于明年建成發電。目前,全縣已建、在建水電站達到38座,裝機達到96萬千瓦,年發電量可超過20億千瓦時,新增稅收2億元以上。同時,引進武漢陽光凱迪公司投資4億元興建生物質發電廠,利用秸稈、稻殼、雞糞等生物質發電,項目將于明年建成投產;大廟、官渡、柳林等地風能開發進入實質性階段。
綠色食品產業初具規模。搶抓綠色保健品市場需求旺盛的機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現已形成了茶葉加工龍頭骨干企業5家,果酒加工企業1家,以加工油菜籽為主的企業1家,山野菜加工企業5家。巴山食品公司、強生園油脂公司、圣水茶場、古牛泉酒業公司、兆華山野菜公司、喻來福公司等一批企業成長為綠色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培植出了“圣水綠茶”、“堵河源”、“喻來福”、“上庸山珍”等一批知名綠色食品品牌。
生態礦產業不斷壯大。一手抓礦山整治、技術改造,一手抓招資選商、企業重組,實現了礦產資源有序開采、科學開發。通過內引外聯,培植出了鑫榮礦業公司、金龍節能公司、閩勝礦業公司等一批有實力、注重環保的礦產開發企業。同時,以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為原則,關停了100多個綠松石礦洞,支持綠松石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投資4億元興建成了國際綠松石城,首批60家綠松石商戶正式入駐經營,竹山進入了一個以賣“石頭”到賣“寶貝”的新時期。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加快。利用豐富的肚倍資源,培植了以林特資源肚倍為基礎原料,加工生產醫藥化工產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天新醫藥公司。現已形成了年產5000噸沒食子酸、單寧酸等肚倍系列產品,生產規模居全國同類企業第2位,是全國重要的沒食子酸和單寧酸生產出口基地。利用豐富的黃姜資源,培植了以生產皂素及下游產品為主的黃姜加工企業--鑫源皂素公司,現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生態旅游產業厚積薄發。成功創建出九女峰國家森林公園、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圣水湖省級濕地公園和女媧山、九女峰、女媧天池、秦巴民俗風情苑四個國家3A景區。舉辦首屆了“中國·十堰女媧文化旅游節”,“女媧文化”成為省定“一縣一品”,“十星文化”常創常新,生態旅游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徐勇)
綠色能源成為主導產業。裝機51萬千瓦的潘口水電站和裝機5萬千瓦的小漩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裝機18萬千瓦的龍背灣水電站將于明年建成發電。目前,全縣已建、在建水電站達到38座,裝機達到96萬千瓦,年發電量可超過20億千瓦時,新增稅收2億元以上。同時,引進武漢陽光凱迪公司投資4億元興建生物質發電廠,利用秸稈、稻殼、雞糞等生物質發電,項目將于明年建成投產;大廟、官渡、柳林等地風能開發進入實質性階段。
綠色食品產業初具規模。搶抓綠色保健品市場需求旺盛的機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現已形成了茶葉加工龍頭骨干企業5家,果酒加工企業1家,以加工油菜籽為主的企業1家,山野菜加工企業5家。巴山食品公司、強生園油脂公司、圣水茶場、古牛泉酒業公司、兆華山野菜公司、喻來福公司等一批企業成長為綠色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培植出了“圣水綠茶”、“堵河源”、“喻來福”、“上庸山珍”等一批知名綠色食品品牌。
生態礦產業不斷壯大。一手抓礦山整治、技術改造,一手抓招資選商、企業重組,實現了礦產資源有序開采、科學開發。通過內引外聯,培植出了鑫榮礦業公司、金龍節能公司、閩勝礦業公司等一批有實力、注重環保的礦產開發企業。同時,以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為原則,關停了100多個綠松石礦洞,支持綠松石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投資4億元興建成了國際綠松石城,首批60家綠松石商戶正式入駐經營,竹山進入了一個以賣“石頭”到賣“寶貝”的新時期。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加快。利用豐富的肚倍資源,培植了以林特資源肚倍為基礎原料,加工生產醫藥化工產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天新醫藥公司。現已形成了年產5000噸沒食子酸、單寧酸等肚倍系列產品,生產規模居全國同類企業第2位,是全國重要的沒食子酸和單寧酸生產出口基地。利用豐富的黃姜資源,培植了以生產皂素及下游產品為主的黃姜加工企業--鑫源皂素公司,現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生態旅游產業厚積薄發。成功創建出九女峰國家森林公園、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圣水湖省級濕地公園和女媧山、九女峰、女媧天池、秦巴民俗風情苑四個國家3A景區。舉辦首屆了“中國·十堰女媧文化旅游節”,“女媧文化”成為省定“一縣一品”,“十星文化”常創常新,生態旅游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