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地稅城區分局的報道
□ 黨世根 陳金蘭 章先合
對于地稅城區分局來說,2004年是個不同尋常的一年。全年入庫稅收2776.4萬余元,占年度計劃的103.5%,同比增長53.9%;社會保險費征收2549.12萬元,同比增長8.9%,其它規費19.8萬元,占年度計劃的100%。數字是鼓舞人心的。透過數字,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在創新、超越中灑下的辛勤汗水和堅實的足跡。
去年初,縣局分給地稅城區分局的稅收任務2200萬元。當局長陳祥簽下這個責任狀時,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壓力是動力的源泉。”陳祥下定了決心。他連續召開支部會,黨員生活會和行政生活會,將任務細化分解到征管片組,并簽訂目標責任書,形成一個“想全年,抓眼前,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和人保崗、崗保片、片保局”的鏈式保證體系。同時,又接連出臺了13個行業的稅收征管辦法,并對重點稅費實行了動態管理,確保重點稅源及時入庫。對一般固定業戶,實行月稅月清;零星稅收,通過部門協調依法及時追繳;對個人所得稅實行代扣代繳制度;對社保費的征收,實行部門協作,并構建協稅網絡,去年僅分局與13個單位簽訂的代征協議書,就有效堵住了跑、冒、滴、漏,還代征了稅款400萬元。
改革與創新是單位發展的永恒主題。年初,他們積極推行了“一級稽查、能級管理、信息化建設”這三項改革。一級稽查體制,讓征管行為實現了規范化;能級管理,實現了工作事項具體化、目標數量化、考核鋼性化;信息化建設,規范了稅收管理,提高了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實現了“人機”結合的現代化管理。
他們在沖刺稅收目標的同時,把建設“學習型、創新型、競爭型、服務型”機關,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放在了與組織收入同等重要位置。平時,他們將理論、業務知識學習和崗位練兵融為一體,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指導業務技能培訓和法律法規培訓,讓干部既會計算機程序操作、硬件檢修、軟件維護,又懂稅收業務、經濟管理、網絡應用,還會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指導納稅人經營。為創建激勵機制,他們在組織收入措施上,分配制度上、征管手段上創新,著力去建設“創新型”機關,勇立潮頭的“競爭型”機關,優質高效的“服務型”機關。
群雁高飛頭雁領。“凡是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職工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這是局長陳祥給自己立下的一條硬紀律。陳祥的“紀律”,讓局領導班子的一班人都把身教重于言教作為了信條。副局長郭少勇、吳剛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以出色的工作業績給干部隊伍樹立了榜樣。局長陳祥更不例外,去年他被城關鎮黨委授予了“優秀共產黨員”和省人事廳地稅系統“先進個人”、市地稅“十大標兵”等榮譽稱號。分局的干部有70%以上的都獲得過市、縣“先進個人”、征管能手、模范黨員、“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文明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使地稅城區分局已顯現出班子優秀、隊伍優良、成績優異、服務優質、形象優等的“五優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