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潘口鄉迅速行動,周密部署,將精準扶貧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有效結合起來,收到了兩不誤、兩促進的良好效果。
一是將精準扶貧與干部崗位在村有效結合。潘口鄉結合干部崗位在村工作機制,堅持就地幫扶聯系的原則,在不打亂現有工作布局的基礎上,將全鄉干部的聯系幫扶戶就地安排在崗位所在村,避免了干部“打亂仗”情況的發生。在結對幫扶上,嚴格按照全縣統一安排部署,黨委書記、鄉長每人幫扶3戶,副科級以上干部幫扶2戶,一般干部幫扶1戶,確保每名干部都有幫扶對象,做到了人人有幫扶戶,個個有扶貧責任。截止目前,潘口鄉政府干部與幫扶對象已實現全面有效對接。
二是將精準扶貧與369工作法有效結合。潘口鄉要求幫扶單位和個人在與貧困戶對接過程中,依托鄉村公共服務平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全程推廣“面對面、實打實、一帶一、心貼心、點對點、民為民”六種工作法,并在入戶過程中切實落實九項制度,即基層調查研究制度、定點聯系督導制度、基層掛職任職制度、接待群眾來訪制度、干部群眾談心制度、征集群眾意見制度、黨員承諾兌現制度、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服務績效管理制度。
三是將精準扶貧與“五員”工作有效結合。扶貧干部下基層開展幫扶工作,代表黨員干部形象,一言一行都應接受群眾考驗,潘口鄉要求市縣鄉三級幫扶工作隊要協助鄉黨委政府做好社會維穩和政策宣講等工作,要把扶貧工作與當前開展的群眾路線等工作有效結合,努力做基層工作的政策宣傳員、組織建設的指導員、產業發展的研究員、困難矛盾的調解員和項目協調的聯絡員。(龔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