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橋隧 修復缺陷 治理病害
我縣路網建設著力提升通達能力
3月19日,筆者從縣公路段獲悉,鮑雙省道南口隧道即將開工建設,同時,南口大橋0號、2號、3號橋墩水下澆灌工程完畢,正和其它在建的橋隧一樣倒排工期抓緊施工。這是我縣為進一步提升現有路網通達能力而實施的橋隧配套、缺陷修復、病害治理三大工程建設傳來的可喜消息。
近5年來,我縣共實施路基路面改造242公里,開工大中小橋梁數十座,隧道6條,尤其是鮑雙線、襄關線的提等升級,從根本上打破了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瓶頸”。但由于路橋不配套,很多開工項目仍在續建中,水毀和超限運輸導致路面病害和缺陷突出等原因,路網經濟大動脈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為保證順利通過6年路網總驗收,實現“2小時交通經濟圈”目標,今年我縣下重手以工程性措施切除公路“腸梗阻”。一是對前三年路網缺陷進行修復,對文峰段水毀油路、霍山坡、十轉山、柳林屏峰、界嶺段路基沉陷、山體滑坡等缺陷進行全面修復;二是對大型危橋已開通便道,加強養護,增設警示標志,保證公路暢通。同時實施油路中修,重點處治襄關路潘口塘至水護路、白竹路大西段的油路坑槽、擁包等病害。三是加大后三年路網橋隧配套建設和道路綠化。集中改造主干道沿線的畸形、“寬路窄橋”現象,搞好橋隧接線,使路網成型。強力推進走馬崗、北星河、南口3座大橋在5月1日前完成主體,七里溝、胡家堂、界山3座隧道5月1日全部貫通,力保所有在建項目年內完工,備建項目今年啟動。
目前,橋隧建設如火如荼,鮑竹路55.8公里公路綠化基本完成,缺陷修復、病害治理作業組已開工上馬,工程所需經費也正在籌措之中。(陳興云 庹興斌 黃昭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