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晶晶
十一月里有媽媽的生日,因此特別值得我期待。
印象中,媽媽是無可替代的溫暖,是讓人留戀的味覺。這緣于媽媽做得一手好菜,她的廚藝仿佛與生俱來,無需刻意"雕琢"便能擺弄出一道道讓我舌頭直打轉的人間佳肴來。
于是,在無憂無慮的孩提學童年代,每當愉快的放學鈴聲響起,我的身、心就一起朝著家飛奔去,校門口那花花綠綠的誘人零食從來都吸引不了我的轆轆饑腸,因為我知道,媽媽身處的廚房早已炊煙裊起,美味飄香,并且從來不曾讓我失望。
無論是酥香可口的,撒滿了辣椒絲、芹菜梗與芝麻粒的干煸牛肉,或者是揮舞著大鉗,卻渾身熟透,泛著白里透紅的細肉,在盤中擺列陣型的油悶大蝦,或者是均勻地裹著一層吸足了湯汁的玉米面的粉蒸肉;還是清鮮的家常小炒,撲鼻的濃香湯羹,都能讓我的胃得到最大程度的享受。
好友燕常常在恰當的時候往我家里蹭,我當然知道她所說的"路過,順便來看看"或者"一起討論學習"等多為借口,我家桌上那些既經得起觀賞又經得起品嘗的菜肴才是吸引她的誘惑所在。有人懂得做,有人懂得品,于是在親情、友情的融融笑聲中,一桌人無不酣暢。
如今,身在他鄉,對家對媽媽就格外多了份牽掛。每當端著飯缽去填我那不知飽足的肚子的時候,眼前就會浮現出媽媽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多想叫她歇一歇,讓做女兒的來精心烹飪幾道小菜,給她品嘗。
可是我知道,即使是簡單的面條,再打進一個雞蛋,媽媽的味道是我永遠模仿不出來的,那里面有誰也無法調制的愛。
每當寂寞、疲憊、忙碌的時候,我總渴望能夠飛到媽媽身處的廚房,看她做菜時的模樣,聞那久違的陣陣菜香,一次一次地加深腦細胞對它們的印象,然后帶著一肚子的滿足和營養,重返這個貼身肉搏、充滿競爭的社會叢林里,戰斗指數增長到百分之三百。
真希望能擁有和媽媽一樣讓人羨慕的廚藝,好讓家人的味蕾對我也有深深的牽掛,可是至今我都沒能如愿。這樣也好,我便有足夠的理由賴在媽媽身邊,永不厭倦地品嘗屬于媽媽的味道。
謹以此文獻給快要過生日的,我的媽媽。 (作者地址:雙臺鄉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