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彩穩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說假話也是一種腐敗》一文,對說假話的危害分析深刻,而文中把說假話的原因歸結為說假的人修養不高,心術不正,筆者感覺意猶未盡。
按照自然與社會法則,任何一種事物要形成氣候,都離不開其身生產、孵化的基本條件,說話也不例外。如今,假話市場十分“走俏”,這個市場就是有一批寧可聽假話,也不愛聽真話的人成在。
說起這種人,話就長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帝老兒,要人喊“萬歲、萬萬歲”,人是否能活那么大,恐怕連皇帝老兒自己都不相信;而在“大躍進”那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把北方小麥吹成某產幾千公斤,將南方水稻吹成上萬公斤,這樣的假話居然也有人買帳。
“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的”時代已經過去,愛聽假話的人仿佛也“開明”了許多,但有些干部,想的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業績不夠,假話來湊”。
俗話說“上有好者,下必附焉”有了上級的好大喜功,下面自然是“統計加估計”何況說假話不但沒有風險,如此以來,“聰明人”不從中得到“啟示”才怪哩。所以說,假話之風日盛,很大程度上是官僚主義壓出來的。
與說假話相比,聽假話更為惡劣。其一是假話風盛行的風源。在風源涉及的地方,附和贊揚之聲充耳,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音近絕,使領導無法聽到不同意見和群眾的心聲,也就使我們的黨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二損害了黨和政府的信譽。在宣傳先進事跡、公布統計數字時,一些人總是半信半疑,而加大反腐敗力度,成事揪出貪官,如成克杰、張國光,一些人總是感到不解渴,這都是“假到多時真亦假”的緣故。
說假話與聽假話,就好比藤葉與藤條,要消除藤葉首先要剪斷藤條,甚至連根撥掉,藤斷葉才能枯,否則,聚合消除了陳葉,還會催發新葉,同樣道理,要鏟除說假話這一丑惡現象,首先要治住聽假話的人,只有這樣,才能還我實事求是作風。 (作者單位:官渡鎮計生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