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從秦古鎮黨委組織委員調任原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會主席,局黨組考慮我有農村工作經驗,推薦我擔任駐大廟鄉扶貧工作隊長,如今三年有余。
作為一名女同志,我克服了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和家庭的種種困難,以堅韌的毅力和對工作的熱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黨員干部的忠誠與擔當、責任與奉獻。
扶貧一線聚合力
無論是原食藥監局還是新組建的市場監管局,局黨組都嚴格按照縣委統一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把最精干的力量、最優的保障、最好的關心放在扶貧一線。
今年三月,三局合并組建的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掛牌成立后,我局承擔大廟、竹坪、溢水3個片區10個村的扶貧幫扶任務,其中省定重點村2個,是全縣幫扶村最多的單位。局黨組選派1名班子成員擔任竹坪片區片長,選派 3名班子成員和12名政治素質好、作風過硬的干部擔任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和隊員,專職駐村扶貧;按人均包保5戶貧困戶標準,落實全系統218名干部包保1090戶貧困戶的脫貧任務;安排3輛專車保障工作隊工作需求,安排專項經費為工作隊配齊生活用具和工作設施,按規定及時足額落實工作隊員駐村生活、交通和電話補助。駐村幫扶工作啟動以來,局黨組特別注重在扶貧一線培養和推薦干部,先后有4名業績突出的扶貧干部得到交流提拔和職級晉升,激發了全體員工干事創業熱情。我作為其中一員,備受鼓舞。
為民服務用真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德者在草野”,在黨的領導下,能有機會在扶貧一線幫助困難群眾走上致富之路,讓農村生活環境越變越好,我感到莫大的榮幸。
我在農村工作了二十多年,深知只有走進群眾心坎,群眾才能把干部當成“貼心人”,只有熟知情況才有利于工作開展。2016年剛到村里時,作為工作隊長,我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把大廟片區三個村的所有在家農戶走訪了一遍,把每家的具體情況都一一做好記載,并想方設法給予解決。
我有一戶包保戶名叫張國立,一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老兩口獨居在深山密林中,靠幾畝薄地艱難度日。經工作隊幾次上門做工作,老兩口從深山搬到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村委會就近給其劃分了生活用地。聽說張國立釀酒技術好,我就鼓勵他一邊釀酒、一邊喂豬,爭取獎補政策,并幫他聯系客戶銷售酒肉,第二年他就達到了脫貧標準。現在,我們干部每次走訪都有實質性內容,或幫忙宣傳政策化解矛盾,或協助辦理證照解決難題,或督促落實相關政策,或幫銷農副產品提高收入,群眾滿意度大幅提高。
夯實基礎固根基
我在鄉鎮管過多年的組織工作,深知農村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在幫扶中,我們圍繞村黨支部“抓黨建促脫貧”工作目標進一步夯實幫扶村黨建工作。
2018年,順利完成幫扶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選拔任用一批德才兼備的干部,持續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來推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同時,我們還特別注重農民的素質提升工作,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織、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的工作經驗。在大廟鄉大營盤村,剛開始駐村時了解到村上已經很長時間沒開過群眾會了,干群矛盾突出。在工作隊的強烈要求下,組織召開了一次群眾會,群眾確實吵得厲害,效果不佳。通過分析,大多是因為群眾對政策了解不夠才造成的。于是我們繼續組織召開群眾會,把扶貧政策一項一項地給群眾講透徹,逐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歷數這幾年的工作,作為扶貧工作的參與者,看到群眾生活日漸變好,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謝 瑩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