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谷食用菌有限公司“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紀實
綠谷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主要從事香菇的生產和銷售。通過近三年的發展,現已建成三個百萬袋規模的生產基地,其生產車間達2萬余平米,示范種植園區600畝。“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水者懷其源”,三年來,該公司不忘富民,積極參與“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全力開展“發展香菇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的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技術扶貧等工作,帶動500余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作為一個農特產品生產加工公司,公司董事長李軍從創業之初就意識到公司的發展和廣大農民群眾是分不開的。因此,公司在進行基地建設時,積極和當地村支兩委及群眾主動對接,著重了解當地哪些群眾適合發展食用菌?哪些群眾適合在公司上班?貧困戶怎樣才能從食用菌產業鏈上獲益?……為了帶動農戶參與發展食用菌,公司努力在企業和農戶之間尋找二者利益發展的平衡點和共同點,以“基地+農戶+市場”的模式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實現了農戶與企業雙贏。
勞務吸納扶貧,帶動貧困戶增收。企業將合格率高于98%的菌棒提供給農戶,同時在產品包銷、資金投入上也給予資助,大大降低了農戶的投資風險。2017年,全縣共400人參與了公司基地工作,帶動200多戶貧困群眾參與香菇種植,大多數農戶從中獲得了可觀的收益,也有極少數農戶由于管理不善等因素沒有產生利潤,公司就主動抽調部分政府發放的產業獎補資金進行補貼。
“雖然公司給予一定的補貼,但不是長久之計。為了讓每一位農戶都能從食用菌產業中獲利,公司專門成立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技術培訓。”李軍說。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培訓菇農二十余次,同時,技術人員也經常進村入戶,手把手地傳授食用菌種植技術和方法,及時解決菇農技術難題。“我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來公司找技術人員請教,我的香菇現在是一年比一年長勢好,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啊。”擂鼓鎮紅巖村菇農劉擁軍高興地告訴記者。
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提高了,但銷售上也是個難題。為了解決農戶的后顧之憂,該公司實行“公司+農戶”訂單農業經營模式,已和4個鄉鎮近300余種植戶簽訂了合同,與15個村級種植大戶簽訂了菌棒購銷合同。“目前,公司正在拓展生產規模及延伸深加工產業鏈,真正讓公司成為助推產業脫貧的領軍企業,成為‘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的重要力量。”李軍信心滿滿地說。(陳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