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5月28日,秦古鎮小河村五味子基地里,十多名村民忙碌著在田間勞作,湖北竹優五味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余寬時不時指導村民如何給五味子抹芽、施肥、培土等工作。
領辦發展中藥材五味子的負責人是該鎮小河村村干部蔣余寬,他也是五味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多年來,他看到本村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留在家里的老年人或帶小孩的農家婦女根本沒有能力把自己本份的土地種好、管好,導致大面積的土地荒蕪,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些大面積的土地都成了撂荒地,真讓人好寒心,自己又是一名村干部,何不把它利用起來,發展特色產業或者中藥材,一方面把周邊的土地“綠”起來,另一方面讓周邊的村民“富”起來......
“我們當小娃子時都知道五味子長成一串串的,摘下來放到嘴里當水果吃,也可以當藥材用”。蔣余寬回憶兒時都曉得五味子。談起發展五味子的經歷,這還得益于駐秦古鎮小河村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幫扶工作隊隊長盧杰的大力引薦。盧杰有個校友叫翁新強,是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小新川村黨支部書記,種植有上萬畝的五味子,并且收益可觀,盧隊長還告訴他可以一起去親自了解下五味子的規模、效益及發展前景。蔣余寬聽到盧隊長的介紹后,他心動了,終于找到一個農戶參與度高、勞動強度小、經濟效益比較客觀的五味子發展項目。
說干就干。2018年6月至9月份,蔣余寬先后三次到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考察五味子種植情況,并把翁書記接到小河村,請他幫忙對氣候、土壤、濕度、海拔高度等因子實地調查,小河村這地方是不是能發展五味子。翁書記經過綜合分析,認為這地方最適合種植五味子。
為了把五味子產業發展起來,蔣余寬主動牽頭,當領辦產業負責人,還招回在十堰創業成功的家鄉人士高壘回來投資并擔任董事長,與本村的李傳莊、李興勝等四人共同投資,然后組建五味果種植專業合作社。
去年9月上旬,蔣余寬先后走訪本村三組60多戶村民,向村民介紹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種植五味子的成功經驗,通過多次做工作,多數村民還是大力支持的。先后在三組流轉土地246畝,涉及農戶58戶(貧困戶39戶),并承諾給農戶每年每畝土地流轉費300元。
9月中旬,合作社專門聘請一臺挖掘機,采用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辦法,歷時一個半月的時間把246畝地墾復出來;12月份,從鄖西引進北五味子80000株,按2米×1米的株行距進行栽植;今年2月份又在五味子基地里栽植了一定數量的拐棗樹,目的是拐棗樹屬高大喬木,可以當支架、遮蔭,拐棗可以釀酒增收。
與此同時,合作社在中國地質大學的大力支持,不定期安排專人到鄖西等地學習五味子管理技術,聘請翁新強書記當常年技術顧問;在基地管理上,因季節性用工,大多請在家的勞力掙錢增收。“合作社成立后,我把4畝地流轉給合作社,流轉費1200元;去年我在基地里務工掙了5750元,共收到6960元......”村民李傳莊在合作社里領到錢時非常高興。
下一步,將繼續擴大五味子基地面積500-700畝,帶動附近貧困戶120余戶致富增收,建成一個集菜籽、五味子、茶葉、山野菜、釀酒為一體的綜合性加工車間,產品進行深加工、精包裝,通過網絡平臺(微商)把這些賦予地方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談起今后的發展,蔣余寬充滿期望。(程平 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