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時值世界讀書日,筆者在麻家渡鎮墩梓村看到,一位戴著老花鏡的老爺爺,正坐在家門口曬太陽,津津有味的閱讀《宋元歷史故事》。
據了解,老爺爺名叫陳尚達,生于1929年10月23日,現年90歲,生活在一個四代同堂的幸福之家。陳老小時候上過私塾,《百家姓》《二十四決》《孟子》等爛熟于心。盡管年歲已高,但從未放棄看書學習,他經常讓子女幫忙到農家書屋借閱書籍,平時還喜歡看雜志、報紙、歷史等書籍,是新聞聯播的鐵桿“粉絲”。
朝讀經典、午習書法、課前一支歌成為學校莘莘學子的必修課;在學習強國APP上讀文章、看視頻、學政策、談感受、曬積分,成為各機關單位一道靚麗風景;走下麻將桌,坐進圖書室,不戀賭博忙讀書,各村農家書屋成為老百姓閑暇時光的“休閑書吧”......
據悉,截至目前,該鎮21個村均建有農家書屋,共藏書48000余冊,月均借書量達500余冊,農民讀書的熱潮正在悄然興起。
近年來,全國十星文化發祥地麻家渡鎮結合精神脫貧、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工作,不斷加大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投入與關注,統籌運用現有資源,通過文化站、道德講堂、農家書屋、鄉村少年宮、十星文化講座、學習強國APP等平臺,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農戶、道德模范評選、好家風巡回講座、“誦+講+系列閱讀推廣活動”、紅色文藝輕騎兵巡演等系列活動,倡導全民閱讀、精神脫貧,激發各界群眾讀書熱情,在全社會營造“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新風尚,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文化振興,促進文明城市創建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趙文麗 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