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艷
2003年12月28日在竹山人民萬眾矚目下“今日竹山網”正式開通運行。迄今為止,它是我縣目前唯一新聞門戶網站,也是集新聞資訊、網民問政、論壇互動、招商引資等于一體的大型網絡平臺。
2003年我還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女孩兒,猶記同年5月份我家買回來一臺嶄新的電腦,隨后去裝了寬帶,于是一有空我就情不自禁地去瀏覽一下今日竹山網,發現該網站大到國家新聞、領導任職公示,小到民生請愿、瑣碎雜事要有盡有。欄目也是種類繁多:如庸城雜志、百姓呼聲、堵河文藝、光影世界、法制在線、警民一家、便民廣場等10多個。但凡鼠標輕輕一擊,那真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p>
日子行云流水一般悄然而逝,一晃幾年過去我成了今日竹山網的鐵桿粉絲。我除了愛看時政新聞,還特別關注論壇里的庸城雜志,那里面有好多基層老百姓的呼聲,隨著網站的不斷健全與電腦知識的普及,官員們也熱衷于在網上給老百姓辦實事。
記憶中曾有這樣一件事:有一位網友在網上發貼,稱竹山縣堵河大橋太難看,特別是橋欄桿丑得像豬圈,路面也是破碎不堪,此橋簡直是影響我們竹山縣城的形象。作為交通技術人員,我深知此橋峻工于1973年7月1日,它曾經是我們竹山人民的驕傲,隨著車流量的增加,年代的久遠,此橋確實亟待維修加固,設計圖紙與施工預算方案已被交通局上報,只等省里批復。可是民眾并不清楚,領導看見此貼以后立即通知辦公室主任進行了熱忱真切地回復,此貼一回復立即獲得發貼人的肅然起敬,他的跟貼是一個大指姆,僅僅幾天工夫,好多人都知道堵河大橋將要加固,紛紛跟貼點贊。由此可見,通過今日竹山網這個智慧平臺把各個部門與百姓生活需求確實進行了一個有效的零距離接軌,從而提升了政府的形象與執政能力。
2008年我習慣性地打開今日竹山網,發現竹山縣國家稅務局委托該網站進行一次有獎征稿活動,當下我不禁思忖了一番,于8月8日撰寫一篇《崢嶸稅收人》,懷著忐忑的心情點開了“在線投稿,”當我把文章復制粘貼好以后,瞬間發送鍵一按,這篇習作就傳到了相關評委會的手中,沒想到獲得了第二名,拿到今日竹山網苗東升主任轉發給我的榮譽證與獎金時,說實話我雀躍了好幾天。
與此同年,今日竹山網還開展了“我與文明同行”征文比賽活動,時至今日我依稀記得是用濮存昕所拍的公益廣告進行了書寫的開場白,此文——《堅守文明》于7月31日分別選登在今日竹山網與竹山報上。在今日竹山網上,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青睞的欄目,譬如說本人,在午后的時光我愛用閑看花開花落榮辱不驚的恬淡心情去欣賞堵河文苑里縣城藝術家們所寫的美文,感受語言文字的張力也不失放飛情的首選。
彈指一揮間,今日竹山網已走過15個年頭,我也漸漸地從青年步入到了人生的中年,家里和單位從電話線上網已置換成了光纖寬帶上線,速度是越來越快,今日竹山網的版面幾經修改,呈現給大眾的感覺是越來越實用,浸潤了太多編緝們集體智慧的“結晶?!碧貏e是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竹山縣新媒體不忘與時俱進,相繼推出“今日竹山”官方微信、“云上竹山”,意在構建“新聞+政務+服務”的移動新媒體綜合平臺,使其成為各級黨委、政府落實意識形態主體責任的重要手段,傳遞黨的聲音,更好地踐行“網絡群眾路線?!边@種指尖媒體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的熱情,看罷新聞我第一時間下載了APP。現在的竹山人要想查個資訊,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于是要了解的內容紛至沓來,那種“在指尖上覽盡天下事,輕松玩轉竹山生活”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一路有你——今日竹山網,愿你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在眾多人的關注與精心打造下更加的煜煜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