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風車,也許每一代中國人心中都會浮現一款經典的車型。從硬核實力的國產軍車,到載著老一輩致富夢想的大卡車,再到走進千家萬戶的小轎車。一代代經典車型,見證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奮進史。
從1975,到2025;從第1輛,到第6000萬輛,每一代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款承載珍貴記憶的東風車。
對于老武漢人黃薛廣來說,這臺陪伴了他整整23年的富康車是他忠實的伙伴。富康和桑塔納、捷達一起,曾是風靡全國的汽車“老三樣”。時隔23年,黃薛廣還能回想起買下它的那一天。那時,千禧年剛剛過去,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二十多歲的他剛剛掙到第一桶金,渴望有一臺屬于自己的小汽車。
東風富康車主 黃薛廣:當時這種小車的保有量不是特別多,尤其有那種設計感的,像這種法國元素,反正是帥。
上世界九十年代初,因為洞悉了市場對私家車的潛在需求,東風與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合資成立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1992年9月4日,首批富康轎車下線。時髦、實用、品質過硬,富康成為了當時很多中國家庭的第一臺車。這臺車陪著黃薛廣走南闖北,從青年走到中年,載著兩個孩子長大成人,前幾年還能在賽道上跑出近200碼的高速。這些年,黃薛廣先后換過幾款車,但這臺富康,他始終舍不得賣,因為,它承載著一家人對美好生活最初的向往。
黃薛廣妻子 胡瑾:這輛車對我們夫妻倆來說就是最珍貴的一段美好的記憶,陪我們一家人走過了很多天南地北,沒有出過很大的狀況,零事故。這輛車在國人心中它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東風創造的第一還能追溯到更早。1975年,在“打中國汽車翻身仗”的號召下,東風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款自主開發、批量生產的越野車EQ240,填補了中國兩噸級軍用越野車的空白。此后,東風又相繼出品曾占據中國公里運輸市場第一的EQ140、中國第一輛柴油重卡EQ153等一批商用車,創造了“每三輛卡車就有一輛是東風”的奇跡。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校教師 鄧莉:在市場經濟剛剛開放搞活的時候,因為它(EQ153)多拉快跑省油,所以很多用戶開著它都掙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就被我們老百姓稱為“發財車”。
新世紀伊始,汽車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東風旗下多款車型受市場熱捧,合資車雪鐵龍愛麗舍以10萬元的親民價格被稱為國民家庭轎車,風神S30開啟了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創新之路;東風本田CRV成為了中國第一款銷量百萬的SUV。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院長 顏伏伍:從軍車奠基,與共和國國防建設同呼吸;到合資商乘并舉,與改革開放進程共命;再到新能源突破,高質量發展與全球產業變革齊步走,現在東風又在力爭在智能化領域引領發展,科技自立與未來科技浪潮同頻共振。
2020年前后,新能源成為新時代汽車工業的關鍵詞。嵐圖品牌的誕生,也是東風轉型的關鍵布局。2021年,嵐圖首款車型——嵐圖FREE橫空出世。大山里吹出的東風,開始繪就新能源時代的藍圖。
嵐圖FREE車主、嵐圖汽車產品經理 韓潤韜:中國新能源汽車從年銷只有50萬臺到千萬臺這種跨越式增長,僅僅只用了幾年的時間,作為當時正在準備擇業的年輕人,去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報國的一線的建設之中,可以說是我們心向往之,第一志愿。
這臺車給了韓潤韜太多珍貴的“體驗”——自駕游時夜宿后車廂的浪漫、350公里一口氣開回老家的耐久、凍雨期間上路志愿救援的穩當......用戶的需求在變,企業也順勢而變。這個月,韓潤韜加入了新部門,做整車用戶體驗管理。這個團隊,正在全方位響應嵐圖的核心戰略“以用戶為中心,打造用戶型科技企業。”
嵐圖FREE車主、嵐圖汽車產品經理 韓潤韜:用戶說什么我們就上什么,用戶說哪里不好我們就改哪里,這兩年我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這款車和我一樣都在共同成長。
2024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在全球的份額已經突破七成。“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成為中國車企更大的使命。最近,DONGFENG BOX連續兩個月登頂歐洲多國的中國品牌銷量榜首,出口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量突破1.2萬輛。此外,嵐圖FREE、東風奕炫、商用車GX等近30款車型也實現了海外版開發。
從富康的合資啟蒙,到嵐圖的自主創新,再到納米的全球突圍,東風實現了從“國防支柱”到“全球競爭者”的跨越。眼下,瞄準更遠的未來,東風還在研發下一代“飛行汽車”——Sharing-Airland載人飛行器。
長江云新聞記者 楊旭琿:您看,這上方是飛行葉片、中間是多功能座艙、下方是底盤,可以飛到百米至千米的高空,面向未來低空領域,已經實現載貨版到載人版的跨越,見證中國智造的向上突圍。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院長 顏伏伍:東風汽車的經典車型迭代史,始終與湖北的產業基因深度交織,形成武漢“車谷”與東風“車魂”的共生密碼,每一次進化都深植湖北產業土壤,刻有濃厚的湖北基因,是中國汽車工業從 “引進消化” 到 “全球引領”的映射。
(長江云新聞記者 楊旭琿 陳芯蔚 羅浩洋 牛中毅 通訊員 張逸 楊穎姝 張哲 十堰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