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清明將至,天干物燥,森林防火進入關鍵期。為有效防范火災隱患,弘揚文明祭祀新風,竹山縣潘口鄉通過“宣傳+管控+值守”三位一體模式,全方位筑牢清明森林“防火墻”,切實做到防火于未“燃”。
多維宣傳強意識,繃緊防火“安全弦”。采取“線上+線下”雙向聯動方式,強化森林防火宣傳攻勢。“線上”依托村民微信群推送《文明祭掃綠色清明倡議書》,利用“村村通”廣播循環播放防火音頻,結合典型案例以案釋法,提醒警示野外違規用火的嚴重危害。“線下”組織志愿者開展“敲門行動”,走村入戶發放防火宣傳資料,累計發放倡議書2000余份。針對集鎮、公墓等重點區域,通過懸掛橫幅、擺放展板、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教育引導群眾摒棄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陋習。
嚴管火源除隱患,織密防火“安全網”。針對祭祀活動集中、火災風險高的特點,該鄉實行網格化管控,劃分責任片區,落實“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護林員包山頭”機制。在進山路口、公墓周邊設立臨時檢查點,嚴格登記進山人員,收繳火種祭品,對攜帶鞭炮、紙錢等易燃物品的群眾進行勸導。組建20支巡邏隊,對散墳集中區、林區等高風險區域開展“拉網式”巡查,確保“守住山、看住林、盯住墳、管住火”。截至目前,已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2處,設置物理隔離帶5處,勸阻燃火行為20余起。
壓實責任強值守,筑牢防火“安全墻”。制定《清明節森林防火應急預案》,成立8支防滅火應急工作專班,配齊應急車輛,每輛車上隨時攜帶滅火器、砍刀、鏟子、耙子等裝備,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建立“火情零報告”機制,確保信息暢通。各村紅白理事會主動介入,引導群眾簡辦喪事、文明祭掃,對違規操辦、燃放鞭炮等行為及時勸阻。同時,聚焦“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落實監護人責任,簽訂防火承諾書,杜絕玩火失管失察現象發生。“
下一步,潘口鄉將強化“人防+技防”管控模式,加大防火宣傳、隱患排查力度,弘揚綠色、文明祭祀風尚,筑牢防火屏障,守護綠水青山。(覃世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