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晚報數字報(記者張賢維)春季是養生保健的黃金時期。對于老年人來說,若能趁著自然界陽氣升發、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采用科學的養生方法,能為全年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十堰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柯賢飛表示,春季養生,老年人應該注意飲食、鍛煉、起居、情緒調節、疾病預防這5個方面。
飲食:護肝養脾正當時
按照中醫理論,在五臟之中,肝屬木,脾屬土。春季萬物復蘇,人體的肝氣極為活躍,會出現肝木過旺而克制脾土的情況,進而誘發肝郁脾虛的病癥。在這一時節,老年人應及時調整飲食結構,要從順應冬季閉藏的滋補飲食逐步過渡到以適應春季升發的清淡飲食。
柯賢飛表示,老年人要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時令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等,幫助清理腸胃,促進新陳代謝。此外,應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魚肉、豆制品等,以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在烹飪方式上,建議以蒸、煮、燉為主,便于消化吸收,尤其適合腸胃功能較弱的老年人。
老年人應盡量少攝入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像生鮮、涼菜這類生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炸丸子、肥肉等油膩食物,難以被腸胃消化;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過量食用會刺激腸胃黏膜,引發身體不適。
鍛煉:溫和運動強體魄
柯賢飛建議,老年人在春季氣溫回升后應適量進行戶外運動,推薦以下幾種溫和的運動方式,助力老年朋友們在春日里強身健體。
太極拳是一項非常契合老年人的運動,其動作緩慢、柔和,一招一式都講究呼吸與動作的配合。打太極拳時,通過深呼吸,能增加氧氣攝入,調節呼吸功能,進而強化心肺功能。打拳過程中,身體的各個關節和肌肉也都得到鍛煉,能有效提升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性。
八段錦整套動作舒展優美,亦能活動全身關節,促進氣血流通。練習八段錦時,要注意動作的規范和呼吸的配合,每個動作都要做到位,呼吸要均勻、深沉。長期堅持練習,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散步也是老年人春季運動的好方式,每天上午或下午,選擇一條安靜、平坦的道路,散步30分鐘左右即可。散步時,步伐不要太快,宜保持平穩的節奏,放松心情。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強度要適中,以微微出汗、稍感疲勞但休息片刻后能恢復為宜。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活動,如活動關節、拉伸肌肉等,避免運動損傷。運動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充分休息。
起居:順應天時養陽氣
柯賢飛提醒,春季陽氣生發,老年人的作息要順應天時,早睡早起。一般來說,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入睡,早上6點到7點之間起床比較合適。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體的修復和調養,能使肝臟在夜間順利完成藏血、排毒等生理功能,還能讓老年人在白天保持精力充沛。
此外,老年人可以在陽光充足的午后,曬曬太陽。曬太陽不僅能促進維生素 D的合成,有助于鈣的吸收,預防骨質疏松,還能增加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心情愉悅。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春捂”是老年人春季養生的重要環節。不要過早撤掉棉被,也別急著換上輕薄衣物。在氣溫尚未穩定的日子里,過早減衣易使身體受寒,稍不注意就可能著涼感冒。頭部、頸部、腳部等部位仍要重點保暖,可借助帽子、圍巾、厚襪子來抵御春寒,給身體足夠的適應時間,平穩度過氣溫多變期。待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且連續幾日無明顯降溫趨勢時,再循序漸進地減少衣物。
情緒:心情舒暢少煩惱
柯賢飛表示,情緒不暢會導致肝氣郁結,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在春季護肝的關鍵時期,老年人一定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情的愉悅與平和,讓肝臟功能得以正常發揮。
多參加社交活動是調節情緒的好方法。老年人可以與老友相聚,一起聊天、喝茶、下棋,分享生活中的點滴趣事,也可以參加社區組織的活動,結交新朋友,豐富自己的生活。與他人的交流互動能讓老年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心情也會變得更加開朗。
培養興趣愛好也是不錯的選擇。書法、繪畫、養花、養魚等,都能讓老年人沉浸其中,忘卻煩惱。在練習書法和繪畫時,需要集中注意力,心無雜念,這有助于放松身心。養花養魚則能讓老年人親近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帶來愉悅的心情。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要學會調整心態,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保持樂觀豁達的態度,不要過分焦慮和生氣,因為情緒的劇烈波動對于老年人的健康 有著極大威脅,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未雨綢繆保健康
柯賢飛表示,春季是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老年人免疫力較弱,是這些疾病的易感人群。所以,疾病預防工作尤為重要。
老年人應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如商場、超市、電影院等。如果必須前往,要佩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觸摸公共物品后。
保持室內環境整潔非常重要。每天開窗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鐘,勤通風可減少細菌、病毒的滋生,進而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要定期打掃房間,勤換床單、被罩。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要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增減藥量。同時,要定期到醫院復查,監測病情變化,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治療方案。此外,老年人還應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進行一些預防性的保健措施,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增強免疫力,降低患病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