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評論員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湖北,對湖北各項事業發展進一步把脈定向、指路引航。
剛剛閉幕的省兩會,聚焦總書記對湖北工作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以認識進一步提高、思路進一步清晰、任務進一步明確、行動進一步加力,推動全省上下當好支點建設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貫徹落實好省兩會精神,必須深刻理解“三個更高”,切實增強“奮勇爭先、建成支點、譜寫新篇”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深刻理解更高定位。“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這是總書記對湖北戰略定位的深沉思考。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是黨中央著眼區域協調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總書記把湖北工作放在我們黨和國家的兩大戰略、一大中心任務和新時代最大的政治中來研判并賦予定位,使命何其光榮。
深刻理解更高標準。從“努力建設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到“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總書記賦予湖北的使命從“殷切期待”變成了“現實任務”。“建設”和“建成”,一字之別,顯千鈞之重。“建設”指向過程,“建成”強調結果。“建設”是“建成”的準備和基礎,“建成”是經過“建設”必須實現的目標。從“建設”到“建成”,體現了黨中央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更高標準,這里面既有能級、速度的更高標準,也有質效、后勁的更高標準,還有競爭力、帶動力、輻射力的更高標準,責任何其重大。
深刻理解更高要求。湖北如何實現更大發展?總書記為我們擘畫了清晰路徑,即“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勇于探索,在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上奮發有為,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擔當使命”。科技創新是湖北的最大優勢、“金字招牌”;湖北是一塊風起云涌的改革沃土,是一個敢闖敢試的地方;湖北是農業大省,魚米之鄉,在全國“三農”工作中地位十分重要;湖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總書記用開拓進取、勇于探索、奮發有為、擔當使命四個詞寄語湖北要抓好的四個方面的重大工作,既與湖北長期積累的基礎、具備的特色、形成的優勢有關,也是對湖北把握“進”的基調、增強“拼”的意識、激揚“搶”的狀態、展現“進”的作為的更高要求,任務何其艱巨。
春秋更替,流星趕月,只爭朝夕。“三個更高”催人奮進,我們必須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馬不離鞍、韁不松手,用智慧和汗水澆灌支點建設夢想之花,不負總書記切切期許,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