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馬婷婷 王金敏)27周700g;90天3100g……近日,在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童醫療中心全體醫護人員90天的全力救治和精心呵護下,一名僅700g的早產“巴掌寶寶”闖過重重生死關,達到出院標準,順利出院。這是“巴掌寶寶”對死神的頑強抗爭,更是十堰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初心使命。
醫護人員救治早產“巴掌寶寶”。通訊員供圖
“巴掌寶寶”提前降生 一場生死較量隨即展開
“有一孕產婦先兆流產,即將誕下27周胎齡超早產兒,請做好準備。”7月24日清晨,十堰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接到電話。得知情況后,兒童醫療中心主任趙旸立即協調復蘇團隊提前至產房并迅速制定了詳細的救治方案,等待寶寶的降生。
很快,寶寶便提前降生,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救也拉開了帷幕。剛剛降生的“巴掌寶寶”小智(化名)體重僅700g,整個身體跟成人的巴掌差不多大小,胳膊還沒成人的手指粗,皮膚呈半透明膠凍狀,血管隱約可見,屬于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
由于早產,寶寶出現了自主呼吸微弱,且全身皮膚青紫。按照提前預定好的搶救方案,新生兒科醫護團隊立即對其進行有條不紊的搶救:將寶寶置于輻射臺保暖,爭分奪秒地進行保溫膜包裹、氣管插管術、予T組合器正壓通氣等措施。經初步復蘇后,醫護團隊立即將患兒經轉運溫箱轉入新生兒科進行后續治療。
小智進入新生兒科后,一場生死較量隨即展開。由于小智各臟器發育極度成熟,尤其是肺部發育不全,要想活下去,需要克服呼吸、感染、營養等重重難關,對治療和護理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讓這個弱小的生命戛然而止。
生命的奇跡 “巴掌寶寶”勇闖重重“關卡”
“由于小智屬于超早早產兒,肺部發育極不成熟,他每一次呼吸的改變,每一個細節的變化,都關乎我們的呼吸支持及治療方案,不敢有絲毫懈怠。”主治醫生邱語說。
醫護人員密切監測早產兒的呼吸狀況,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定期吸痰等治療方法。正在小智生命體征逐漸平穩的時候,令人揪心的一幕發生了:血壓急劇下降、經皮血氧飽和度下降、四肢發涼、發生了休克……見此情形,主治醫生邱語立即給予擴容治療,完善相關檢查,申請血漿輸注,并且在第一時間為患兒進行了臍動靜脈置管,為后續治療打下堅實基礎。
因小智一生下來就有嚴重的感染,相關感染指標高出正常值好幾倍,且多次出現發熱,檢查結果提示其有嚴重的膿毒血癥以及解脲支原體感染,治療起非常很棘手。根據小智的情況,新生兒科醫護團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安排小智單間保護性隔離,所有醫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嚴格無菌操作,同時24小時密切監測生命體征。
就在醫護人員準備松一口氣的時候,小智的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在治療期間,小智又出現了貧血,救治團隊立即又給予相應得處理措施,并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為了保證后續治療的順利進行,減輕每日穿刺帶來的痛苦,新生兒科護理團隊為小智進行了PICC置管(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術),為患兒打通了生命另一通道。
由于患兒病情危重,肺發育差且感染重,在治療期間多次出現病情變化,隨時有可能呼吸、心跳驟停危及生命。小智的每一次病情變化都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最終在救治團隊全力救治和精心呵護下,小智的病情也轉危為安。而隨著感染情況的逐漸控制,小智的呼吸情況也有所好轉,順利脫機,此時治療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病情穩定后,接下來就是營養問題了。因為極其早產,小智的吸吮和吞咽功能較弱,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極易出現喂養不耐受、營養不良等問題,因此,在胃腸微量營養基礎上,新生兒護理團隊在細如發絲的血管進行的PICC置管就顯得尤為重要,可謂是患兒的“生命線”。
從口腔母乳涂抹到鼻飼管微量喂養到最終經口喂養,主治醫生邱語需精準計算每日液體量到0.1ml、熱卡、能量配比等,醫護人員通過口腔按摩、非營養性吸吮、腹部按摩等方式增加喂養成功率,提升患兒的吸吮及吞咽能力,減輕患兒喂養不耐受,同時預防反流、誤吸的發生。
在克服重重“關卡”后,小智的喂養量一天天增加,體重也逐漸增長起來。
家屬送錦旗致謝。通訊員供圖
闖關成功,家屬送錦旗致謝
通過精準的營養支持、呼吸管理以及感染防控,小智挺過了重重難關,體重穩步增長,各項生理指標趨于穩定。經評估病情穩定后,醫護人員鼓勵媽媽來到了新生兒科進行袋鼠式護理。
胸貼胸,腹貼腹,小智第一次感受到媽媽溫暖的懷抱,感受到了那熟悉的心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原本哭鬧的小家伙頓時變得安靜放松。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歷經近90天“闖關”的小智各項指標趨于正常,終于達到了出院標準。從700克到3100克,每一次呼吸、每一刻心跳都凝聚了醫護人員的汗水與智慧。“感謝你們的付出和堅持,讓我們見證了生命的奇跡。”出院當日,小智的家屬特意定制了一面錦旗送到新生兒科,表達了對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感謝。
“驚心動魄的救治不僅體現出十堰市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間的緊密協作與新生兒科卓越的專科實力,更體現出每一個醫護人員的使命與初心,體現出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趙旸說,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將繼續用雙手盡心盡力守護每一個新生命,讓更多的家庭重獲希望與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