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我縣出臺專項方案,開展“文明河流”建設六大行動,助力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為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擔當竹山使命、貢獻竹山力量。
開展“村村響、院院到”守水護水生態文明宣講行動。以17個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244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廣泛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講活動,宣傳貫徹《十堰市民綠色低碳生活行為規范》。圍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10周年,講好竹山守水護水故事。
開展“‘河’我一起”守水護水潔美家園行動。將守水護水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內容和部門包聯社區(村)重要工作內容,廣泛開展河道凈化、村莊清潔、綠化美化行動。
開展“我是河流‘啄木鳥’”守水護水文明觀察行動。組建“民間河湖長”隊伍,開展守水護水群眾巡查、“文明河流”專項觀察行動和建言獻策活動,形成聯動聯治、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開展“倡樹新風”守水護水文明培育行動。創建綠色低碳示范學校、醫院、社區、商場、飯店(賓館)、家庭等,將“文明河流”建設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系列文明創建,引導群眾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共育時代新風。
開展“竹石攜手”守水護水結對共建行動。依托竹(山)石(景山)環保志愿聯盟和“守水愛水護水”志愿者聯盟,共同開展水源保護、節水愛水護水等活動。
開展“文明河流”建設守水護水典型選樹行動。推進“文明河流(河段)”建設,選樹“文明河流”建設先進集體、“最美守井人”、守水護水優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等先進典型,培育“文明河流”優秀文明實踐項目。
近年來,我縣統籌治理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注重發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積極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我縣納入國家考核的堵河斷面地表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以上。
(張華魁 嚴耀琴 唐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