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勤,男,1963年11月生,家住竹山縣上庸鎮南壩村6組,現為上庸鎮一名環衛工人。他幾十年如一日堅守環衛崗位,勤勤懇懇,無私奉獻,把臟和累留給自己,把干凈和整潔留給他人。
自告奮勇,樂當集鎮衛生的守護者
上庸移民新鎮建成后,賦閑在家的張宗勤主動申請成為集鎮的一名環衛工人。每天晨曦微露之時,整個集鎮還氤氳在一片濃霧中,張宗勤就已起床和同事們開始一天的垃圾清運工作,他先是用掃帚將垃圾箱周圍散落的垃圾清掃干凈,然后將箱內垃圾一一倒進垃圾清運車,等車內垃圾裝滿后,再一趟又一趟運送至垃圾處理場。隨著霧氣漸漸散去,太陽高高升起,街道恢復了潔凈,集鎮重新煥發生機,露出了它原本的美麗景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盡管時常身上掛滿塵土,但張宗勤卻始終熱情洋溢、認真誠懇對待這份工作,在平凡的環衛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辛勤與汗水。
風雨無阻,爭做攻堅克難的急先鋒
張宗勤的每一分付出,都是對整個集鎮無聲的愛。即使風雨交加,他依然堅守崗位,他的默默奉獻,是集鎮不可或缺的力量。夏天生鮮水果上市,使垃圾量比平時增加近一倍,也更易產生難聞氣體。為使垃圾日產日清,保持集鎮清爽,張宗勤主動作為,帶領其他環衛工們不畏酷暑,加班加點工作。寒冬季節,垃圾常常凝固在箱內較難傾卸,張宗勤就隨身帶著鐵銑、鎬頭,帶頭跳進箱內用鎬頭將垃圾挖至松動,隨著鐵銑、鎬頭的飛舞,松動的垃圾全迸得滿頭滿臉,盡管冰天雪地,但張宗勤卻汗流浹背。“看著干凈整潔的街道,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張宗勤始終積極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克服一切困難圓滿完成垃圾清運工作。臉上雖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但他眼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顧全大局,勇當文明創建的奉獻者
隨著上庸“旅游名鎮”“文明鄉鎮”“鮮花小鎮”等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居民及游客對集鎮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張宗勤的垃圾清運工作也越來越辛苦。但張宗勤始終以大局為重,不怕苦不怕累,把集鎮榮譽放在第一位。在一次文明鄉鎮創建過程中,張宗勤為維持好集鎮環境衛生,和同事們中午加班加點清運垃圾,當他們清運完準備下班回家,途中卻發現有幾個垃圾箱又新添了一些建筑垃圾和雜草。他們就堅持把新增垃圾清運完才下班。每逢鎮上舉行大型活動,張宗勤都會主動放棄休息,加班加點清運垃圾,為活動的順利舉行創造良好的衛生環境,并從未計較個人得失。
披星戴月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就是張宗勤的寫照。他用勤勞的雙手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鄉親們的生活和出行增添了舒適和愉悅,恪守了“臟了我一人,潔凈千萬家”的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擔當起一份令人尊敬的責任,成為街坊鄰居有口皆碑的十星好人。(張成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