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時過中秋,本應是桂花盛開、滿城金黃滿城香的季節,但竹山城區道路兩旁的桂花仍然遲遲未開。于是桂花為啥還沒開,成了眾人議論的話題。其實,今年桂花遲遲未開的地方還有很多,但也有一些地方桂花已悄然綻放,給當地帶來一絲喜慶色彩。
今年桂花為何遲遲未開?近期網絡上出現了很多不同說法,甚至夾雜了一些聳人聽聞、近似迷信的說法。其實,科學研究早已發現,桂花開放必須滿足許多條件,如溫度、光照、養分、水分、環境濕度必須適宜等。另外,桂花的品種、樹齡大小,以及土壤是否合適、修剪是否合理、管理是否恰當、病蟲危害是否嚴重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桂花能否開放,以及開花的時間和花的繁盛程度。特別是溫度,對開花時間影響極大。研究發現,桂樹開花的適宜溫度為15~28℃,所以氣候正常年份,桂花都會在秋季氣候轉涼、溫度下降后按時開放,但今年竹山縣城氣候極為特殊,自7月中旬以來至今,幾乎無有效降雨,降雨量較常年同期顯著減少,晴熱高溫天氣日數卻顯著增多,時至9月底白天溫度仍然高達35℃左右,讓人如過酷夏。由于晴多雨少,旱情持續時間過長、強度過大,蒸發量大,導致水分入不敷出,土壤與空氣的濕度均較低。正是由于異常地持續烈日高溫干旱,致使許多桂花樹因溫度過高、濕度過低,加之因旱樹體勉強存活、蓄積養分不足,最終遲遲未能開花。據了解,與竹山氣候、環境相似的其他地區,今年桂花也沒有按時開放,而一些溫度偏低、濕度偏高的地方,未出現此種異常情況。
常言道:“久晴必有久雨”,民間還有“八月桂花還不開,今冬寒冷防凍害”之說。今年桂花遲遲未開,氣候表現異常,無疑會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為防患于未然,專家提醒今年在秋冬農業生產安排上需注意:一要克服當前旱情,抓好油菜、小麥、蔬菜等秋播作物的抗旱秋播工作,設法抗旱育苗、抗旱播種、抗旱保苗;二要抓好茶葉等多年生經濟作物抗旱工作,有條件的要積極組織澆水抗旱,避免多年建設成果毀于一旦;三要抓好田間配套溝廂的開挖與清理工作,確保“三溝”暢通,防止旱澇急轉,導致“旱災”變“澇災”;四要抓好越冬農作物綜合防凍工作,防止冬春季節出現極端低溫天氣,盡量減輕災害損失,為來年增產豐收打好基礎。(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 熊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