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為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權威,助力信用體系建設,今年以來,竹山法院堅持將執行工作和信用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優勢,強化信用懲戒,嚴懲失信行為,傳播誠信理念,營造守信氛圍,多措并舉提升司法質效和公信力,用法治力量不斷推進誠信信用體系建設。
用足強制措施,強化執行威懾
發揮懲戒失信主體職能,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強制執行力,將誠信意識缺失、規避執行的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拒不履行義務的失信被執行人采取拘留等強制措施,促其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敲響失信被執行人頭頂的警鐘,讓其“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今年以來,常態化開展“荊楚雷霆”專項執行行動10余次,共拘傳251人,發布失信被執行人384人次、限制高消費524人次,督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提升執行威懾力。
鼓勵信用修復,織密信用網絡
在持續加大執行攻堅力度同時,注重貫徹落實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推動守信激勵和信用修復工作,今年以來,協助全縣各部門對考察對象、推薦對象等進行失信查詢1000余人次,對因納入失信或被限制消費而有履行意愿的被執行人,通過釋法明理引導主動履行義務或與申請人達成和解協議,及時出具自動履行結案通知書,為其解除限制高消費,并屏蔽失信信息,對192名自然人、36家企業屏蔽失信信息,為守信個人、企業“正名”,維護其合法權益,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
強化信用預警,打通誠信堵點
對涉公職人員、政府部門執行案件中存在的消極履行、拒不配合執行、惡意規避執行等執行難題,深挖研討其背后深層次原因,探索在立案、訴訟、執行三階段構建集失信聯防、聯督、聯懲為一體的政務誠信訴訟執行新模式,充分發揮司法能動性,多部門協同,聯合發力提前督促,做到精準預防。設立信用預警期,針對涉政務誠信治理“四類主體”及所屬公職人員的執行案件,對公職人員消極應訴答辯、隱瞞虛構事實、弱化履行能力、長期規避執行等行為在立案、訴訟階段提前提示并風險告知;對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失信政務人員加大打擊力度,及時將信息推送紀委監委等部門。今年以來,竹山法院累計處理政務誠信訴訟執行案件4起,其中民事調解3起,執行和解1件,取得了較好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加強宣傳引導,擴大輻射效應
延伸司法服務職能,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的決定以及《關于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的實施細則》,拓寬曝光平臺,集中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期37人次。充分運用“線上+線下”模式,積極開展送法進機關、進企業等系列活動,大力宣傳法律法規、重大執行活動、典型失信案例等,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零距離法律服務的同時,助推形成“知信、用信、維信、守信、愛信”的良好社會氛圍,用法治之力筑牢社會信用根基。
下一步,竹山法院將持續加強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修復等相關機制建設,實現“讓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寸步難行”,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推進竹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貢獻法院力量。(陳曉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