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今年以來,擂鼓鎮以全縣水環境治理為抓手,以創建“五無”鄉鎮為目標,扎實開展轄區水環境治理工作,堅決扛牢“一庫碧水永續北送”政治責任。
河道清理煥新顏。結合“找污”志愿行動和環境衛生“五清”行動,投入機械200余臺、組織干部群眾、公崗、志愿者等5000余人次對轄區16條重點河道、56條支溝環境進行徹底清理整治,清理打撈河道、支溝青苔水草、白色(建筑)垃圾20余噸,整治侵占河道行為30余件,治理污水直排口50余個,確保河道干凈暢通;同時在縣河煙墩梓段等重點河道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干部群眾共植40余畝“同心林”,既涵養了水源保持了水土,又實現了河岸整潔美麗。
工程治理見真章。扎實開展水環境治理攻堅行動,組織5個施工隊伍(日均)210人、機械40臺有序推進相應點位水環境治理項目工程施工,集鎮區域內污水主管網累計建設19344米,雨污分流接戶管網建設28243米,安裝預制檢查井923座,接入污水管網916戶、3480人,新建三格式化糞池577戶,集鎮區域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
發動群眾出實招。在水環境治理施工過程中,發動群眾力量。一是管網線路“共設計”,分片分院召開群眾會、院子會,聽取群眾對管網規劃設計意見建議,共同參與管網線路設計,爭取群眾支持配合;二是工程施工“共出力”。堅持“共同締造”理念,利用村級音響設備宣講水環境保護知識和相關政策,引導群眾投工投勞參與三格式化糞池建設、立管改造、入戶管網接出等項目內容;三是工程質量“共監管”。發動群眾全過程參與污水管網建設施工監管,監督施工過程,保障工程質量。
常態管護求實效。建立河道支溝環境清理整治責任清單,實行“劃段、定責、包干”的責任機制,河長、駐村干部、村干部定期巡查責任河段,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河湖巡查管護、水質安全保障等各項工作,常態化落實河道支溝環境清理整治,有效維護轄區水環境、水生態安全。(龔煒娜 張曉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