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6月4日,由武當山特區工委組織部、共同締造專班及黨校主體班學員組成的50余人調研團隊,深入我縣擂鼓鎮西河村和溢水鎮何家灣村,就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以及農旅融合發展進行實地觀摩學習。
在擂鼓鎮西河村,調研團隊首先參觀了該村的數字鄉村展示區、白鷺自然棲息區、農耕體驗園、休閑康養園以及糧油示范園等“兩區三園”項目。這些項目的設立不僅有效地推動了農業、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更為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這一系列的成果,正是“政府引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這一原則在推動鄉村全面發展中的生動體現。
此外,擂鼓鎮黨委書記趙斌詳細介紹了西河村在推進共同締造工作方面的實踐經驗。西河村始終秉承“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深化村民參與,實現村莊共建。通過廣泛動員群眾力量,西河村不僅引導村民自發投入資金和勞動力,積極參與房屋改造和環境整治,還成功吸引了外出返鄉人士的投資。這一系列舉措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推動了民宿、餐飲等服務性行業的蓬勃發展,為村莊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展現了共同締造理念的強大生命力。
在溢水鎮的何家灣村,調研團隊則重點參觀了由省地質局幫扶下建立的“地質+數字鄉村”智慧平臺。該平臺通過數字化、可視化的方式,將全村的各類信息進行了有效的整合與管理,從而極大地提升了村務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部分學員還現場體驗了這一智慧平臺,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在鄉村治理中的巨大潛力。通過這一平臺,村委會能夠實時掌握全村的狀況,快速響應村民的需求和服務,成功構建了“應急管理一張網”,顯著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讓學員們親身體驗了鄉村發展的新氣象,也為武當山特區乃至更廣泛地區的農旅融合、共同締造和數字化鄉村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周寶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