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冬日的官渡鎮小河村分外美麗,500畝高標準農田環繞村居呈現農旅融合新氣象,茶余飯后的村民在T型農旅觀光道中樂享和美鄉村帶來的新變化。
因蜿蜒迂回的鐵峪河繞村而過得名的小河村地處南部山區的官渡鎮東部,該村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做實“五大振興”,做實鄉村建設“六件事”,全力打造農旅融合示范區。該村立足強基礎、通末梢,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發揮好“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作用,實施育雁行動,落實“多對一”后備力量結對幫帶機制,動態完善骨干人才庫,健全“村黨支部+村民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發揮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群團組織作用,用好“村規民約”、“三會一課”和村務公開制度,因地制宜評出297戶“十星級文明農戶”。搭建“鄉村大舞臺”,開展村BA、廚藝賽、廣場舞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形成倡導新風尚、追求文明的濃厚氛圍。該村采取提供服務、租賃承包、聯合開發等多種方式,組建3個村級股份合作經濟組織,集體收入超過35萬元。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茶葉、煙葉等特色產業,帶動周邊90余戶群眾就業,人均年增收過萬元。推動“小田并大田”,以400元/畝價格流轉500余畝高標準農田,采取油稻輪作的方式,促進農業規模化,近百戶群眾直接收益。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秦巴源公司,發展150萬棒食用菌產業,產值近2000萬元,解決近200余個就業崗位。該村打造“櫻花長廊”10公里、“綠化景觀帶”2500米,啟動25戶農村廁所、欄圈、雜房三位一體綜合改造示范樣板建設,投資150萬元對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完成道路硬化4.2公里、安防工程3公里,新辦“啟程”托育中心,托育兒童65名,隨灣就片改造投用安幼養老照料中心,建成“五室一房”標準化衛生室。新建200畝西瓜、草莓、櫻桃采摘基地,高標準建成青少年科普研學農耕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完成消落區物理硬隔離2000米,用好管好2個微動力污水處理站,精準繪制污水管網延伸圖,科學合理抓好管網接入,落實“技管+人管”的“污水零直排”閉環管理新模式。
如今的小河村,天藍水綠,宜居宜業宜游。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農旅融合模式使得昔日不起眼的小村莊舊貌換新顏。(許海濤 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