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今年以來,竹山縣堅持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實行動、城鄉文明創建提檔升級行動、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行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行動、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行動等常態化文明創建,進一步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全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推動宣講落地生根,牢固理想信念。2023年上半年,竹山縣多地先后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百姓故事匯暨理論宣講活動”、“十星級文明農戶評選”、“道德模范事跡宣講”等理論宣講。各鄉鎮、各機關組織開展綠色文明教育進家庭、進社區、進工廠、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活動500余場次,提升各類人群的綠色文明意識和環保科學素養,積極踐行文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利用“六五”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反對浪費 崇尚節約”文明行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20余場次,深入推進節糧、節水、節電、垃圾分類等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特色公益宣傳,推動精神“大文明”。近年來,竹山縣精心組織公益廣告宣傳展示,它們與城市環境相融,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美觀大方,成為城市文明的美麗點綴。公益內容既富含時代氣息,又彰顯出濃厚的本地特色,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顏值,行走之間,一處一風景,一景一文明。依托竹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顯著位置宣傳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廣告、展示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質。漫步城區的公園、廣場和主次干道,佇立著各式各樣的文明交通公益景觀小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等公益廣告,不經意間就會發現綠化帶上公益廣告,既傳播了文明,又化身成為“會說話”文明使者,無聲傳遞著文明的信息、信號。“遍地開花”的公益廣告猶如盞盞文明之燈,匯聚成璀璨的文明之光,釋放出無窮活力,于潛移默化中傳遞著正能量,使廣大市民在耳濡目染中提升文明素養,為竹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
深化志愿服務,傳播綠色文明風尚。竹山縣組織宣講隊走村入戶、深入廣場公園,以通俗易懂的“家常話”,將“理論觀點”轉化成“樸實道理”送到居民心里,讓理論宣講接地氣,讓政策宣傳暖民心。依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化開展“周五志愿日”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提升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通過開展“義務植樹 愛綠護綠”志愿活動和宣講“十堰市民綠色低碳生活行為規范”“保護環境 你我同行”等系列活動,讓市民群眾更好地了解綠色低碳、勤儉節約等相關知識,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形成崇尚節約節能、綠色生活與低碳環保的社會風尚;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30余場活動。現場結合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向群眾講述綠色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提升群眾參與度,增強全民對綠色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近年來竹山縣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持續做好“十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選樹、宣傳,營造“人人參與文明實踐、人人爭當十星志愿者的濃厚氛圍”。
強化環境整治,提升人居環境。竹山縣致力于提升人居環境水平,扎實開展“五大突出專項整治行動”,以“突出重點、集中整治”為原則,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干凈整潔、健康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使居民們能夠享受高質量生活。讓市民群眾從文明城市創建中得到更多實惠,居住環境更加美麗宜居、文明和諧、安全幸福。常態化開展小區“六亂”環境治理志愿活動,著力改善轄區小區容貌,確保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衛生死角,形成“黨員干部引領,群眾職工參與”的良好氛圍,小區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今年來,聚焦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工程110處;清理各類垃圾、廢棄物、堆積物環境衛生死角等環境衛生整治105余處;城區主次干道車行道和人行道車輛違停開展了集中整治行動16次,處罰糾正車輛違停712臺次,語音勸離2380余臺次,現場教育提醒2600余人次。整治占道經營商家157余次,清理出店經營840余次,清理街邊流動商販 1800余次;開展集中上門文明養犬警示宣傳教育6次,面對面教育勸導62人次,收治流浪狗11條。
這幾年,竹山縣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引領,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不斷改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為竹山縣蟬聯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夯實基礎。(高阿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