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5月29日,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寶豐衛浴汽配產業園,發放信用宣傳手冊,宣傳普及信用監管的規范要求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知識。為加強對全縣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分類指導,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加大對失信主體信用修復幫扶力度,日前,該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信用提升行動,讓“信用”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樁”。
筑牢信用基石。開展誠信文化建設,圍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監管工作,將政策、法規宣傳與年報公示、抽查檢查、信用修復等同步推進,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以誠信文化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利用質量月、個體工商戶服務月、知識產權宣傳周、經營主體“創十星”等重要活動,通過主流媒體、門戶網站,開展誠信建設宣傳。
夯實分類基礎。積極組織開展《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條例》《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辦法》《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規定》等涉及信用監管的政策法規專題培訓,進企業開展面對面宣講,營造守信重信的市場氛圍,對經營主體辦理年報公示信息修改、聯絡員變更等提供便利和幫扶,強化市場主體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
創新信用監管。將事前失信警示提醒與信用風險等級相結合,開展守信經營預警提醒。對信用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采取電話告知、郵寄信函、上門走訪等形式進行警示提醒,幫助市場主體防范化解信用風險,提升信用責任意識。推行包容審慎助糾錯,對企業非主觀故意造成公示信息有輕微差錯情形的,如對未在登記住所經營,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聯系且無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市場主體,引導其通過變更登記住所、恢復正常經營等方式主動糾正違法行為,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優化信用修復。分類建立失信經營主體名錄庫,主動開展失信經營主體信用修復指導,優化信用修復服務,延伸信用修復服務鏈。制定《關于加強涉企信用信息修復工作的通知》,在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同時向行政處罰相對人發放《市場主體信用修復溫馨提示卡》,主動告知行政處罰相對人,其行政處罰信息即將被公示的網站、失信行為類型、最短公示期、修復流程等內容,引導企業守法誠信經營,督促企業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實現“懲戒”與“修復”兩手抓、雙促進。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良好的社會信用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前提。下一步,縣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等各項信用監管工作落地落實見效,充分發揮信用監管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提高市場監管現代化水平。(朱本雙 梁桃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