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寶豐鎮龍井村距離集鎮約5公里,下轄4個村民小組465戶1405人,黨員38人。村內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特色產業明顯,生態保護良好,現有成塊連片生態茶園2000余畝,是竹山縣遠近聞名的千年古莊,是2022年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縣級“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樣板村。近年來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
2022年以來,龍井村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抓手,在鄉村發展各個方面積極探索,統籌抓好抓實養老照料中心、幼兒托幼中心、農村廁所改造、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打造垃圾清運體系、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等“鄉村建設六件事”落地落實,讓鄉村發展更加美好、群眾生活更加幸福。
建設養老服務中心實現老有所養。龍井村未來鄉村館規劃面積1400平方米,建筑面積900平方米,配套有老齡活動室、老年食堂、健康驛站、農家書屋等活動陣地,老年人在閑暇之余可以閱讀書籍、寫毛筆字、繪畫、下象棋、品茶、免費進行健康體檢和心理疏導,平時還可以在老年食堂就餐,這極大地便捷了他們的生活,提高了晚年生活幸福指數。
建設童伴之家實現幼有所育。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抓手,大力推進村莊環境治理,全村建立垃圾清運機制,形成以戶分類、組收集、村轉運的清運模式。黨員干部帶頭參與,主動開展環境評比活動,推廣積分考核制度。每戶配套干濕兩個微型垃圾桶,可回收變賣的垃圾農戶先行收儲,垃圾廢品收購站定期上門回收;廢棄垃圾由農戶自己分類入桶,每天早上八點前小分隊逐戶清收。同時把衛生日常保潔、垃圾清掃與積分制相掛鉤,通過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整個沿線環境整潔。
廁所改造實現糞污循環利用。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村的改造模式。采取兩分法全面推動廁所革命。一是摸清底數,做到心中有數,開展地毯式摸排、多途徑宣傳和動員,龍井村完成廁所改造334戶。二是嚴把質量和數量關,戶廁需經過三格式化糞池處理用小型PVE細管鏈接各家各戶組成小微污水管網,匯集到微動力污水處理站、人工濕地進行第二次處理,達到農田灌溉標準。
污水收集處理實現河清水凈。開展以農戶生活污水治理為重點的環境治理,探索農村污水治理“大分散、小集中”模式。2023年全村共鋪設污水管網8.7公里,完成村委會周圍、安置點沿線污水主管網修復和鋪設3000米,連接到戶散水管網2100米,集中配套4個污水處理設施,有效實現了居民院落、家戶散放污水集中排放和處理。
道路提檔升級鋪筑致富新路。啟動景區、村主干道道路黑色化建設。完成道路黑色化6.1公里,通組入院路提檔升級5.9公里,新修龍井村至公平村產業路2.5公里,實現了片區“微循環”建成暢安舒美的村級公路體系。(田友玉 王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