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共謀共定村規民約,共管共治共享文明”。如今,在柳林鄉,規范合理的村規民約不僅是“共同締造”的墻上風景,更是一道文明鄉風的新風尚。
柳林鄉將完善村規民約作為鄉村治理的有效載體,以村規民約的修訂、執行、監督、內化為“共同締造”切入點,將傳統道德成風化俗,以規立德滋養文明鄉風,呈現出“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基層治理新氣象。
該鄉在“訂”字上下功夫,立足村情,利用村民大會、入戶走訪、微信群等方式向群眾征集意見建議、廣納民智、尊重民意,讓群眾都參與到村規民約修訂中。全鄉6個村采取“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模式,按照“易記、易懂、易行”的原則,將群眾提出、認同的“小政策”“土辦法”整理融合,通過村民自己“提”、群眾共同“議”的方式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并公示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形成“約”有人查、“事”有人管的氛圍,切實讓村規民約“接地氣”,在群眾中煥發生命力。
該鄉在“督”字上做文章,齊抓共管保障執行。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村級自治組織作用,健全“紅黑榜”管理機制,督促群眾積極遵守和嚴格執行村規民約各項規定,用嚴的標準抓落實,鼓勵村民相互監督。依托黨員示范崗、監督崗,帶動引導群眾參與、執行村規民約。同時,積極開展“十星文明戶”“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增強村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的意識。
該鄉在“融”字上花力氣,廣泛宣傳深入民心。組建以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員、志愿者為主要成員的宣講隊,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依托“板凳會”“院落會”、道德講堂等形式,“面對面”宣傳村規民約相關內容和實施的重要性。利用微信群、鄉村大喇叭、宣傳欄等載體,大力宣傳移風易俗、鄉村治理工作,提高群眾知曉率,使廣大群眾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自覺把村規民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村規民約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成為鄉風文明、鄉村治理、鄉村振興的助推器。(何良福 徐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