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11月1日,在深河鄉兩道村,該村“共同締造農戶房屋改造自愿資助資金臺賬”引起記者注意,里面詳細記錄了兩道村孔家灣片區42戶自愿資助的1000至9000元不等賬目捐助款,共計177000元。其中還有“今欠到共同締造房屋改造自愿資助資金捌千元整”的欠條,特別引人注目。
“共同締造”活動為什么要村民打欠條?
兩道村黨支部書記雷國鋒介紹說,兩道村孔家灣是深河鄉確定的“共同締造”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孔家灣牢牢抓住微項目和小活動這個共同締造的重要載體,充分調動群眾參與項目謀劃、建設、管理。項目實施前,傾聽民意,項目建什么、怎么建群眾說了算,在收集居民建議基礎上,由村委會歸納整理,提出立項建議,在村委會公示欄上張榜公布,讓居民群眾商議,然后梳理意見,通過收集梳理群眾“心事”,村委會建立“共同締造”項目清單,謀劃了下水道改造,門前小花園建設、曬場硬化、屋頂修復換瓦、屋外墻體粉刷等10余個便民利民實事微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經過群眾商議,最后確定,按照每戶需要改造項目類型和每戶改造總投資,每戶每間房屋分別以3000元、2000元、1000元的資金標準投入到自家房屋改造。村民章軍家共有三間半房屋,按照章軍家需要改造實際和村民共同商議資助標準,章軍應繳納8000元,可章軍手頭錢一直不湊手,就由村委會出面,協商章軍在房屋改造工程隊運輸費中扣除,待工程完畢后,實施結算后,多退少補。
在離村委會不遠的地方,我們找到章軍家,其妻正在沖洗門前曬場,三間半房屋屋頂已全部換成新瓦,門前小花園和房屋墻體煥然一新,房前屋后下水道也改造完畢。說起欠條,章軍嘿嘿笑著說:“這么好的活動,我當然要參加。再說那也不是欠條,是保證條!我是跑運輸的,到時候直接從我的運輸費中扣除就行了。”確實,那張欠條上也有批注:“支付方式由章軍運輸費中扣除。”
截至目前,孔家灣42戶房屋改造接近尾聲。(朱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