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走進縣鑫茂鄖陽大雞繁育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廠房錯落有致,成群的鄖陽大雞正歡快進食,范恒奎和工人們忙著沖洗廠房、搬運飼料。
2010年初,長年在浙江溫州打工的范恒奎,帶著妻子、孩子回到了老家,開始尋找致富門路?!梆B雞難防疫,你小心把打工這多年掙的老本給虧干凈了?!逼鸪?,沒有人認同他的想法。 別人不干,咱自己干。范恒奎四處奔波爭取政策,先后到河南、河北等多家養殖場考察學習,認準了“鄖陽大雞”肉食雞養殖后,他到雙臺鄉界嶺村承包了“竹山縣鄖陽大雞保種廠”。這以后,他為了科學養雞,有空就往縣圖書館跑,專門 借閱養殖方面的書,鉆研養雞的飼喂與防疫等知識,并從河南聘請一名技術員駐場服務。由于 管理科學, 操作規范,當年出欄雞苗60萬只,銷售成品雞4萬只。在他的帶動下,全鄉已涌現出130余戶養殖大戶,存欄量達到15萬只以上?!爸裆娇h鄖陽大雞保種廠”于2016年被縣政府確定為精準扶貧種雞供養基地。
“自己有錢不算富,富在有仁富一方?!?017年12月,范恒奎籌集500萬元,回到本村創辦了竹山縣鑫茂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并租賃了一塊荒地,興辦起占地面積7000平方的鄖陽大雞繁育基地,購置了全自動拌料機、鍋爐等自動化設備40多套,專門從事對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鄖陽大雞》的保種、育種、繁育、加工、銷售,現已建成4條種雞自動生產線,已發展成為擁有1萬多只鄖陽大雞的小型養雞場。在此基礎上,他又成立專業合作社,以“產業+合作社+基地+扶貧戶+市場”的模式,引導貧困戶參與到養雞產業中來。
范恒范恒奎科學養雞在雙臺鄉南口村樹立了榜樣,當初并不看好他的村民紛紛到他的養殖場取經,他毫不保留地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傳授給鄉親們,并幫助他們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對愿意養雞的貧困戶,他免費開設養殖技術培訓班,一對一幫,手把手教,向養殖的村民提供種禽,免費給包扶對象提供服務。
為了擴大經營,范恒奎聯合全縣37家鄖陽大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抱團取暖,參照湖北省“553”生態養殖模式,結合竹山縣地理特點,配合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成功總結出“鄖陽大雞335養殖模式(即每畝山林放養30只鄖陽大雞,每群雞不超過300只,飼養周期500天)”,依托“鄖陽大雞地理標志”和“鄖陽大雞商標”,成功通過互聯網平臺把鄖陽大雞銷售到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年銷售鄖陽大雞400萬只,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2015—2019年,為響應縣精準扶貧產業扶貧政策,為全縣1萬余戶貧困戶提供種苗500萬只,并免費為廣大貧困戶提供養殖技術和銷售渠道,帶動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0年,國家大力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特色農業,大山農特產品走進城市餐桌。2021年,北京、成都和湖南的客商 前來簽訂了農特產品銷售合同,年銷量突破5000萬,有效帶動了鄉村振興產業。
范恒奎不斷地調整創業致富的人生標桿,努力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一路辛苦一路歌,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竹山縣優秀拔尖人才、竹山工匠提名獎等榮譽稱號。(張亞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