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本、專科最高可貸12000元,扣除學費和住宿費后多余的部分可以提現當作生活費用,大學期間國家承擔利息……”8月29日下午,在縣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服務大廳了解開學前大學學段教育資助落實情況的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淳正在給前來辦理相關業務的學生和家長解答教育資助相關政策。
近年來,縣教育局以學生資助工作為突破點,以“精準資助、應貸盡貸”為抓手,以實現“不讓一名大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為目標,把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作為教育振興鄉村重點工作來推進,堅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充分發揮助學貸款政策在保民生、暢通求學路中的關鍵作用。
政策宣傳有力度。印發資助政策宣傳清單萬余份,其中《致初(高)中畢業生的一封信》7100份,《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指南》4000份,全覆蓋宣傳全學段資助體系到校、到師、到生、到戶。開通熱線咨詢電話,透明政策執行監督與投訴程序。在今日竹山網發布《竹山縣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公告》等信息,在助學貸款服務大廳內設置了貸款政策、申報條件、辦理程序、還款要求等宣傳專欄,提高了廣大群眾對教育資助政策的知曉率。
業務受理有溫度。結合“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出實招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入學前急難愁盼事。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提前做好預申請學生信息錄入,免去困難家庭學生到相應部門開具證明、加蓋公章等手續;加大軟硬件設施配備與投入,設置獨立等候區、業務辦理區,提供自助打印、排號呼叫、免費茶水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實現了首貸“一趟路”、續貸“不跑路”工作目標。
資助育人有厚度。豐富教育資助工作內涵,堅持資助與育人并舉。在助學貸款業務受理過程中,縣教育局堅持以感恩、勵志、誠信、社會責任感等為內容,以說、寫、畫、唱、行為表現形式,深耕于經濟困難家庭學生的人生導向,引導學生勤儉節約,學以致用。同時,在本地眾多貸款學生中找典型,樹亮點,并作為每年貸款新生宣傳案例,讓困難學生對自己有目標、對人生有動力、對政策有感恩。通過“小手拉大手”的相互作用將感恩、誠信等元素由學校傳遞到家庭,進而延伸到社會,實現智志雙扶。
據統計,自7月20日啟動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至今,全縣已辦理助學貸款2626人次,發放貸款金額2622.7萬元,有效解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的問題,多個經濟困難家庭受益。(胡佳 向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