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雙減”后的第一個暑假,孩子們如何度過?如今,暑假已過去3周,竹山融媒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很多學科類培訓班紛紛關門,但隨之敞開的非學科類興趣培訓班讓“神獸們”再次“回籠”。
舞蹈、鋼琴、繪畫、書法……越來越多的孩子們穿梭在各種文體活動之間,或興奮或安靜,或刺激或平淡,感受著愈發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7月20日上午,在秦巴文化藝術中心,由縣文化館組織的暑期少兒免費藝術培訓正在火熱進行中,來自城區及周邊鄉鎮的100余名學生在這里接受為期兩周的書法、美術、舞蹈、聲樂培訓。
記者在現場看到,26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練習《蘭花草》《大公雞愛美麗》《春三月》等舞蹈。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聲,孩子們身著統一的舞蹈服,時而揮臂向上,時而邁步向前,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正在進行舞蹈培訓的學生何思宇說,她喜愛舞蹈,在培訓班里,她不僅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還學會了很多好看的舞蹈,感覺這個假期過得很享受。
為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縣文化館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愛好編成四個興趣班,由縣書法、美術、音樂愛好者及文化志愿者擔任教師。通過開辦興趣班,讓孩子們利用暑假時間充實自己,提升才藝,為假期生活注入更多精彩。學生喻慧楹表示,通過學習培訓,她學到了很多發音技巧,平時唱歌時不好的習慣也得到了改正。
今年的暑假沒有學科類培訓班,這讓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劉雨婷很高興。她告訴記者,她對舞蹈、繪畫都很感興趣,沒了語文、數學培訓班,她可以如愿以償參加這些興趣班了。這個暑假她不僅學習了舞蹈基本功,還參加了繪畫興趣班,假期生活讓她感到特別開心。
據了解,暑假期間,多數家長更愿意讓孩子們就近參加興趣班,既安全又放心,還能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可謂“解放”了大人,放飛了孩子。學生家長華進成表示,參加暑期興趣班以后,孩子不再沉迷于玩手機、打電子游戲和看動畫片,在這樣的心育環境里,孩子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向繼華 王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