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龍,湖北竹山人,武警寧夏總隊訓練基地教研室副主任兼教員,在訓練基地培育了上萬名新兵,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3次被表彰為寧夏總隊優秀共產黨員。
信念堅定、孜孜以求的鐵血衛士
1999年,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段元龍,抱著試試的態度,瞞著家人報名參軍,結果從體檢、政審一路綠燈,直至從武裝部領回了自己的第一套軍裝,他才告訴家人,自己要離開家鄉選擇逐夢軍營。
父母的勸說沒有動搖段元龍入伍的念頭,只能看著他背起背囊,坐上綠皮火車,離開了湖北竹山縣溢水鎮,前往遙遠的寧夏銀川。
新兵下連后,他被分到通信班,他熟記通信密語,在同年兵中第一個擔負密語通信聯絡任務;考學提干,他從精通文學的文科生,轉為保障崗位的司務長;精細管理、生活保障,他在短時間內把中隊打理得井井有條。
2008年,作為涇源中隊的副中隊長,段元龍首次參加總隊建制中隊軍事比武,憑著日常點點滴滴的積累,他一舉脫穎而出,拿下了總隊軍事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績,因個人工作成績突出,在2008年榮立軍旅生涯中的首個三等功。
精武強能、素質過硬的標兵教員
2009年,段元龍代表寧夏總隊參加武警部隊標兵教練員考核,抽簽時,他帶著忐忑的心拿到了第二個出場的名簽,抽到的課目是自動步槍操作講授。
隨著一聲洪亮的口令,授課隨之開始,段元龍將自己平日總結的隱顯目標射擊“五步十法”利索地展示在考官面前,配合抑揚頓挫的講解和精準的動作示范,引得考官頻頻點頭、交口稱贊。

訓練基地肩負著為總隊培養和輸送訓練人才的職能,能不能確保從基地走出的官兵都能成為訓練“行家里手”,教練員起著關鍵作用。
成為教練員后,段元龍知道自己離一名標兵教練員還有很大差距,便暗下決心從基礎學起,加班加點學習《軍事訓練指導法》、《軍事訓練大綱》等15部教材規定,收集整理筆記30多萬字、圖片1000多張、影像資料100余份。
每次參與組織特戰分隊“魔鬼周”極限訓練和冬季野營拉練,段元龍都要在訓練場親自反復演練,力求課目設置合理,競賽評判標準貼近實戰。每次新兵實彈射擊,他總是第一個到位,提前檢查場地設施、組織人員培訓;射擊結束后,他總是最后一個離場,像耙地一樣反復檢查射擊場地。
這一干就是十幾年,經段元龍培養的戰士,先后有600多名訓練骨干走上班長崗位,20余名戰士提了干,40余名訓練尖子在武警部隊和總隊軍事比武競賽中摘金奪冠、大顯身手。
舍身救人、堅守本色的平凡英雄
2021年的新訓,總隊新兵團手榴彈實彈投擲課目展開后,段元龍像往年一樣主動請纓擔任安全員。5月的訓練場上充斥著焦躁與不安,新兵團手榴彈實投正如火如荼展開,段元龍已連續在訓練場堅守了3天。
事后,身邊戰友問他怕不怕時,段元龍笑著說:“顧不上怕,第一時間想的就是拼盡全力保護新兵安全。”這次英勇壯舉,也讓段元龍再次榮立個人二等功。
樸素和執著,夯實了段元龍的軍旅之路。入伍22年來,他把個人夢融入強軍夢,從未向組織提過一次要求,始終堅守在第一線。隨著改革強軍步伐的不斷邁進,段元龍也在教員的崗位上孜孜以求、革故鼎新,以嶄新姿態迎接新的挑戰,用辛勤耕耘培育著過硬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