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林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先后就“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陣本領”“勇于直面問題,提高七種能力”多次發表重要講話,這充分說明了加強干部隊伍能力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按照“立足實際,按需練兵,學有所得”的活動思路,采取理論與實踐結合,培訓與自修結合,測試與獎懲結合,確保練兵比武活動取得實效。
從思想上破冰突圍,砥礪初心使命
要按照市委“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進一步提高工作站位、提高工作標準、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的工作要求。結合各個崗位工作實際和業務需要,聚焦脫貧后評估知識、黨史學教活動、縣“三會”精神要義,強化理論學習,做到入腦入身入心真心學真學真信真干能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四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弘揚工匠精神崗位大練兵”就必須從思想態度上做到帶著信念、帶著感情、帶著使命學,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加強思想練兵,就是要做到“四破四立”。一是破唯書唯上之冰,立敬畏規律之心,提高工作站位。要吃透上情和下情,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吃透“上情”是工作落實的前提,摸透“下情”是抓好落實的基礎,這就需要因地制宜找準結合點,統籌謀劃抓住工作重點。二是破因循守舊之冰,立創新發展之志,提高工作標準。就是要研透政策和聯系資源稟賦,因勢利導推進落實。三是破經驗主義之冰,立科學探索之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分類指導和部門聯動,因時而動夯實作風。四是破藩籬雷池之冰,立實踐第一之念,提高工作質量。調動干部積極性和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因情施策激勵擔當。
從實踐中競進提質,強化擔當作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只有深耕實踐的沃土,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弘揚工匠精神崗位大練兵”活動就必須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入點,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積極化解基層的矛盾,全力補齊工作的短板,盡力提升黨員干部的能力,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效能,贏得基層干部群眾的贊譽。在此引領下,作為偏遠鄉鎮,要以打造竹山縣西西片農業示范區為目標,以建設生態宜居邊貿口子鄉為發展方向,通過農業技能技術比拼、鄉村崗位專業知識測試、送教送醫上門服務、年輕干部電腦技藝大賽、單位理論知識競賽等活動的實施,從理論、技能、意識、態度等多方面提升鄉村干部為群眾辦實事能力。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基層黨員干部要善于到群眾的身邊去了解群眾的操心事、焦心事、煩心事,讓崗位練兵活動得到群眾的認可,讓專業技能更好服務基層,增進民生福祉。
從產出中建章立制,創新驅動發展
通過實踐提升干部能力,通過產出建章立制,系統化開展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尤其針對年輕干部培養,在干部學習、使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讓干部隊伍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一是通過農業技能比拼強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粗放發展向集約經營轉變,積極打造竹山縣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區,明確農業規模化、企業化、品牌化發展之路。發揮“建一個企業,興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的作用。二是通過干部技能比拼強能力。出臺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做實做細干部日常管理和年終績效考評。常態化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整頓建強村級戰斗堡壘。三是宣講比賽強服務。通過理論宣講、演講比賽讓黨員干部成為做好群眾工作的行家里手,積極開展傳承家風宣講,不斷提升群眾素養,逐步形成尊圣敬賢、團結鄰里、勤勞致富、反哺家鄉的文明鄉風。
(作者系竹山縣大廟鄉黨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