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為全面總結全縣“十三五”期間深入實施“一核兩帶三為主”取得的發展成就,系統化推介縣委十四屆十三次全會確定的“一核兩帶三區”區域布局、“一體系三驅動”產業布局落實舉措和“十四五”發展思路及重點,從2021年3月1日開始,縣委辦、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輝煌十三五?奮進十四五?筑夢新竹山——竹山縣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系列大型主題宣傳,以在全社會引起共鳴、推動共識、形成共振,激發奮進“十四五”的強大正能量。敬請關注。
輝煌十三五?奮進十四五?筑夢新竹山
——竹山縣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26)
信訪建功十三五激揚奮斗十四五
“十三五”期間,全縣信訪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服務全縣經濟工作大局這個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為促進全縣經濟建設起到保駕護航作用,連續五年評為全市信訪工作考核優勝單位,以及2015-2017年度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政治站位不斷提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進一步夯實做好信訪工作的思想根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信訪工作全過程,帶著感情和責任做群眾工作、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以實際行動累積群眾對黨的信任。緊密聯系信訪工作實際,找準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批示的結合點、著力點,進一步明晰職責定位,強化責任擔當,不斷提升工作水平,推動新時代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
源頭防范更加深入。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層次化解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逐件逐級落實縣、鄉、村三級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責任,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確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難事不出縣”。二是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以“三查三保”、“四大四包”活動為載體,重點圍繞精準扶貧、移民安置、城鄉建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定期開展拉網式滾動排查,真正做到信訪苗頭和問題早發現、早處理。對摸排出的重點人員及群體進行統一交辦,落實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和責任人,以“事要解決”為核心,以“三到位一處理”為原則,集中時段、集中精力,全力化解。三是建立健全首辦責任制。加強初信初訪辦理,著力抓好登記受理、調查處理、反饋回復等工作環節,簡化工作流程,縮短辦理時限,提高辦理質量,提升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切實做到最大限度讓群眾滿意。近幾年來,我縣每年初信初訪化解率均在80%以上。
信訪渠道暢通有序。一是堅持領導接訪制度。每周一安排一名縣領導在縣群眾來訪接待中心接訪,律師和相關單位負責人陪同接訪,大量重大、疑難問題和矛盾糾紛得到及時解決和妥善化解,每逢重要敏感時期,進一步加大接訪頻率和密度。“十三五”期間,縣群眾來訪接待中心共接待群眾來訪11560批次25786人次,其中縣“四大家”領導接訪840批次1232人次,及時化解率達98%。各鄉鎮嚴格落實周一黨政正職接訪、“三級主職”同步接訪等制度,領導干部隨時隨地接待上訪群眾,及時就地化解信訪問題,確保矛盾不上交、信訪不上行。二是堅持領導下訪制度。按照省市關于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下訪接待群眾工作要求,縣、鄉領導干部帶頭深入一線,深入群眾,訪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有效化解了一大批信訪難題。三是堅持領導閱信制度,做到有信必閱、有件必批、有事必管。
縣委書記陳建平接訪
攻堅力度不斷加大。充分發揮好縣信訪工作領導小組機制作用,加強統籌協調,真正形成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信訪部門綜合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堅持以“事要解決”為著力點,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化解信訪積案,最大限度減少信訪“存量”,控制“增量”。針對重復進京上訪的“釘子案”、上級多次交辦仍未案結事了的“骨頭案”、纏訪鬧訪一年以上的“沉積案”、“三跨三分離”的“無頭案”,按照“一個案件、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措施,大員上陣,包案領導親自抓,責任單位負主責,集中力量、限時化解,最終達到“事心雙解”息訴罷訪的目的。“十三五”期間,妥善化解了200余件信訪積案,更好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信訪改革穩步推進。一是全面推廣運用陽光信訪信息系統。2015年以來,按照陽光信訪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實現一個責任單位一個陽光信訪點,落實人員、場所、網絡、設備、制度五大要件,建成以縣信訪局為龍頭、以各鄉鎮和縣直單位為骨架、以各級信訪室為支點的工作網絡,“十三五”期間,我縣已建成接入端口81個,實現陽光信訪全覆蓋,切實做到信訪事項“網上流轉、網下辦理”,讓信訪群眾“少跑路”,“五率”排名始終在全市領跑。二是全力打造聯合接訪平臺。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整合信訪、司法、綜治工作力量,打造“只進一扇門、最多訪一次、最多跑一地”的社會治理中心,協調縣紀委監委、縣住建局、縣人社局、縣民政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重點單位進駐縣群眾來訪接待中心,形成信息互通、功能集成的聯合接訪工作平臺,通過甄別、分流、交辦、督辦等程序,更加精準、便捷地服務信訪群眾。
信訪秩序更加規范。嚴格按照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主要法定途徑及相關法律依據,精準推進訴訪分離,厘清群眾信訪事項與涉法涉訴問題上訪界線,堅持涉法涉訴類信訪事項信訪部門不予受理的規定,引導更多上訪群眾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配合公安機關加大對涉訪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規范信訪秩序,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大法治信訪宣傳教育,扎實開展《信訪條例》修訂實施15周年宣傳月活動,利用“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重要時間點,面向群眾廣泛發放《信訪知識宣傳手冊》、《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主要法定途徑及相關法律依據宣傳手冊》等。積極宣傳推廣信訪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凝聚起推動信訪事業發展的正能量。“十三五”期間,圓滿完成了各個重要時間節點信訪保障工作,群眾依法上訪、網上信訪的意識有了大幅度提高,網信占比達到70%以上。
開展信訪法制宣傳
隊伍效能不斷提升。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把準政治方向,嚴守政治規矩,著眼提升本領,把提高素質能力貫穿隊伍建設始終,依托“荊楚信訪業務大講堂”,加強業務培訓和崗位練兵,分層分類開展信訪業務培訓,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擔當作為本領。以開展“人民滿意窗口”創建活動、尋找“最美信訪干部”、推行“最多訪一次”為載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抓好紀律作風建設,促進業務水平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對黨忠誠可靠、恪盡為民之責、善做群眾工作的高素質信訪干部隊伍。
“十四五”期間,將是我縣又一輪經濟高速發展期,信訪工作面臨的任務和困難更加艱巨,我們將緊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決心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進一步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要按照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緊緊圍繞服務全縣工作中心,以“構建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信訪工作新格局為目標,充分利用好社會治理中心這一平臺,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各級領導責任,推進“陽光信訪”,并通過建立健全信訪工作協調、矛盾化解、信息分析等機制,不斷增強各級各部門抓信訪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進一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矛盾糾紛排查是做好信訪工作,杜絕發生越級上訪的最基礎性工作。堅持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思想,繼續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為信訪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進一步抓好矛盾糾紛排查基層網絡建設,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堅持定期排查,并通過建立臺賬,確定預案等辦法,搞清問題癥結,制定化解預案,明確解決時限,做到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
進一步開展信訪存量集中化解活動。按照“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的總體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持續開展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和積案化解專項工作,分門別類采取措施,不斷削減信訪存量,堅決打好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加強治理化解和攻堅戰的組織領導,做到領導抓、抓領導,系統抓、抓系統,高位推動問題化解。對上級交辦和摸排梳理的信訪事項,按照問題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的要求,集中進行交辦,壓實各責任單位工作責任,集中時間、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全面開展排查化解,全力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確保攻堅戰取得實效。
進一步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進一步推進訴訪分離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行政和信訪渠道協調解決問題的作用,完善信訪與司法對接機制。進一步厘清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問題的受理范圍,提高按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問題分流的準確率,督促各單位進一步規范信訪事項的法定辦理程序,按法定程序處理本部門的信訪事項。進一步引導信訪群眾依法逐級走訪,努力規范信訪工作秩序。
進一步加強信訪干部自身建設。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接訪能力,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同時,要繼續加強信訪干部教育培訓,以嶄新的工作姿態、飽滿的工作熱情、良好的工作作風,為促進全縣大局穩定做出新的貢獻。(竹山縣信訪部組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