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7月11日,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拉練來到我縣,檢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建設情況。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主任吳善宏,縣委書記、縣長陳建平,縣委副書記馬蘭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范奇參加拉練活動。
拉練隊伍首站參觀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總建筑面積855.48平方米,包含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館、志愿者孵化中心和志愿者培訓中心等四大功能區。中心自主設計了竹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十星志愿者的logo,推出了志愿者之歌《因為有你——十星志愿者之歌》和功能完善的“竹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系統”,實現志愿服務管理和文明實踐工作推進一張網辦理。
隨后,拉練隊伍來到城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該所內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館、文體活動室、未成年人活動室、志愿服務活動室(積分兌換室)等。下設1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注冊志愿者達1萬余人,組建志愿服務隊23個、志愿服務小隊82個。自成立以來,已開展文藝匯演、文體活動、宣講活動、服務活動等各類實踐活動200余場(次),受眾達3萬人,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內涵。
拉練活動的最后一站來到麻家渡鎮羅家坡村,檢閱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羅家坡村是全國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發祥地,也是竹山縣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該村建設100㎡實踐站和7000㎡實踐廣場,借助村級微信公眾號、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等,全力抓好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管理、服務計時等工作。目前全村吸納566名志愿者,人年均服務時長突破40小時,形成了“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濃厚氛圍,打造“文明實踐+社會治理”綜合體。
據了解,我縣作為全國、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標準建成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7個鄉鎮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44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堅持常態化開展實踐活動,做好“文藝+理論”,用文藝形式講活黨的理論,形成了王義富工作室、堵河情文藝宣講團、稻香詩社等一批本土民間志愿隊伍;以縣級志愿服務總隊為統領,以助學支教、醫療健身、扶貧幫困等8支常備志愿服務隊為示范,以23個縣直單位志愿服務支隊為重點,讓志愿服務引領城鄉群眾新生活,進一步推動了全縣491支志愿服務隊規范化、常態化運行。 (盧波 但興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