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喜迎建黨百年整,十九大報告是路燈,黨的領導是關鍵;信訪舉報規則名,公開承諾亮身份,誣告陷害要澄清;廉政文化宣教緊,民俗元素要跟進,喜聞樂見受眾廣……”近日,上庸鎮85歲民間藝人魏濤在十星文化廣場表演民俗文化,一首首結合“上庸滾龍”創作改編的廉政民歌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據了解,“上庸滾龍”流傳于鄂西北大巴山,以上庸鎮為中心,涵蓋周邊鄉村的一種民間藝術,他集民間舞蹈、打擊樂器于一體,以鏗鏘的鑼鼓、優美的舞姿,多彩而獨特的表演形式,被列入“竹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讓廣大群眾直觀、深刻的了解黨風法規相關知識,竹山縣上庸鎮以“清廉村居”創建為抓手,將黨紀法規知識巧妙融入民俗民歌、三句半、原創漫畫等,借助“上庸滾龍”、村村響廣播“大喇叭”等傳播載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黨紀法規“動起來”“活起來”,真正使老百姓看得懂、聽得到、樂意看。
“黨紀法規本來是很嚴肅的,但我們鎮在宣傳中有表演、有民歌,這些活動在我們老百姓中很受喜歡……”上庸鎮北壩村民陳得勝觀看表演后點贊叫好。
近年來,竹山縣紀委監委堅持“線上+線下”“實景+應景”宣教模式,聯合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紅色文藝輕騎兵”和鄉鎮文藝小分隊,以清風護企、黨風廉政等為題材,精心編排廉政小品、音樂快板、高腔小戲等廉政文藝系列節目,通過把上庸滾龍、官渡民歌、花鼓船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黨風廉政文化有機結合,將優秀廉潔文化優秀作品送到基層、深入群眾,營造崇廉尚廉、向善向上、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三年來,該縣已創作了《女婿上門》《十唱監察法》《廉政三字歌》等30余個廉政文藝節目,通過“線上+線下”普紀普法巡演100余場次,覆蓋10萬余人。
下一步,該縣將以“清廉竹山”建設為抓手,創作更多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廉政文藝節目,“零距離”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讓黨紀國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袁海成 許忠 徐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