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縣人社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容,堅持把聯系和服務群眾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群眾關注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為導向,用黨建工作引領促進各項工作有力落實,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全面推行“暖心、耐心、貼心、舒心、精心”五心服務。
黨建引領,個性化“暖心”服務
“人社局同志真是太貼心了,就打了個電話,申請辦理社保卡掛失就辦好了,辦事兒真快……”文峰鄉輕土坪村民劉琴表示,她父親社保卡放在錢包里,錢包丟了,通過電話聯系人社窗口工作人員辦理掛失手續,沒想到“分分鐘”就解決了問題,節約了時間。
一直以來,行政服務大廳人社窗口工作人員牢固樹立“立馬辦”理念,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開展換位思考,找準社會保障的“難點”“堵點”“痛點”,實現群眾辦事便捷。同時在服務大廳設置“線上崗位”,通過微信群、值班電話隨時在線解答群眾問題,通過個性化服務,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工作優勢,切實以有力有效的黨建引領打造人社良好環境的堅強堡壘。該局主要領導定期對人社服務大廳環境、窗口人員的服務態度開展檢查,通過隨機查崗、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情況,監督干部履職盡責,助力人社窗口廉潔高效為民服務。
“便民式”招聘引才,“耐心”服務
“疫情后,我在家待業一年了,多虧人社局舉辦招聘活動,牽線搭橋幫助我在家門口找工作,可以工作家庭兩不誤,還有這么多惠民政策……”“手機上點一點竹山就業公眾號,足不出門就可以找工作,這個也方便……”參加招聘的年輕同志程利、彭定春對人社局舉辦的線上線下招聘會紛紛點贊評論。
一直以來,縣人社局定期開展就業招聘活動,并通過微信群、線上平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拓寬渠道促就業。線上,認真梳理用人單位空崗信息,篩選優質崗位,依托竹山網、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持續為求職招聘者提供全流程線上服務。同時組織工作人員開展求職咨詢和就業指導服務。對勞動者求職就業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第一時間進行答復。線下,不斷探索引才聚才“新路子”。
業務窗口延時辦理,“貼心”服務
“您好!您的養老金將發放到您這張社保卡上,請及時激活并妥善保管……”人社窗口工作人員幫助老人協調處理好養老金繳費情況并做好待遇發放登記后再一次叮囑。中午12:00,一位皮膚曬得黝黑滿頭大汗的老人拿著社保卡來到人社大廳辦理待遇領取登記,這位參保人雖然已符合退休條件,可為了減輕家庭生活壓力,依然在打工,特意請了半天假過來辦養老金領取登記手續,趕過來已臨近下班時間。工作人員給熱的直冒汗的老人遞上一杯溫水,接過老人手中捂有汗水的社保卡,經過在系統中輸入身份證號碼后顯示繳費年限不夠15年,老人拿著的老人機完成不了手機繳費,去稅務局繳費也是下班時間了,下午還得趕回去上班,看著老人焦急的神情,工作人員便拿起自己的手機幫助老人完成繳費,待系統上賬后隨即做好了待遇領取登記。
人社窗口遇到像這樣趕時間的事件時有發生,工作人員會主動將下班時間延遲至業務辦結。平時群眾辦理業務時,工作人員也都主動服務,時常懷著一顆為民服務的心把本職工作做好,把本職工作干出色,細心耐心服務群眾,為民辦實事。
主動為群眾解憂,“舒心”服務
“同志,這兒是人社居保局吧,我認不得字啵,幫我看哈喪葬費咋辦,我們老伴早前頭過世了,證件在這兒……”一位佝僂著背的老奶奶說著將證件遞了過來。工作人員接過證件,“奶奶,還有兩張表上面需要你簽字,還需要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同志,我沒讀過書,不會寫字,娃子都在外地打工,我這來一趟不容易,暈車,難得出來一趟,麻煩你幫忙寫下……”老奶奶顫顫巍巍的說。工作人員對著身份證和銀行卡上的信息內容向老奶奶復述了一遍,確認無誤后將復印好的身份證和銀行卡遞給老奶奶……
像老奶奶這樣不會寫字來人社窗口辦事的人會經常遇到,人社窗口工作人員一直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做好每一項便民服務。
強化宣傳,落實政策“精心”服務
縣人社局通過微信群、線上平臺、上門走訪等方式,及時精準宣傳推送最新的人社惠民政策,讓政策紅利惠及全民。開展人社系統業務服務知識培訓,著力提升干部綜合能力素質。并注重考核督導,依托“全國人社窗口單位業務技能練兵比武在線學習答題平臺”開展“日日學 周周練 月月比”活動。截至目前,共組織人社系統考試2次均獲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績,以這種方式倒逼人社干部全面掌握業務,根據服務對象需求,從“專面手”成為“多面手”,扎實打造溫馨便民服務平臺,多措施高效率優質的為全域群眾帶來便捷服務,為民辦實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縣人社窗口做實做細讓群眾能“問清楚、辦明白”工作舉措,一方面積極推進網上咨詢、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審批,切實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最大限度打通和群眾之間的信息通道;另一方面,扎實推進人社服務事項下放,讓群眾在基層能辦事、辦成事。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我幫辦”改革,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 (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