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智生,男,2007年出生,竹山縣擂鼓中學八年級五班學生。2011年一場意外來臨,年僅4歲的余智生永遠地失去了他的父親。從這年開始,生活讓他過早地撐起困境中的家庭,讓他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成了一個苦難打不倒的小小男子漢。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余智生4歲時,恰逢弟弟出生,就在一家人沉浸在歡樂的氣氛時,一場災禍悄然來臨。余智生的爸爸意外遭受電擊不幸身亡,家里僅有的一個勞動力就此離開親人而去。面對著家中里里外外一大堆無從下手的爛攤子、嗷嗷待哺的兩個小孩、家徒四壁的貧困處境,余智生的媽媽一連數月以淚洗面,最終在一個灰蒙蒙的清晨踏上前往外地的列車,此后音訊全無。
母親的離去,對這個不幸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年邁的奶奶只得既當爹又當媽,肩挑起撫育兩個孫兒的重任。余智生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長大,親眼目睹奶奶的勤苦,讓他比同齡人異常地懂事。
伴隨著弟弟一天天長大,奶奶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勤勞了大半輩子的她落下一身毛病。余智生不僅要照顧患病在床的奶奶,承擔起家中各種家務,還要照顧弟弟上下學。每天早上凌晨4點就起床,幫奶奶倒掉尿盆后,趕忙為奶奶和弟弟拾掇早飯,煨好洗臉水,親自端到奶奶床前幫其洗臉。忙完了奶奶,余智生又轉過來幫弟弟穿衣、洗臉、盛飯,待一切忙完后,便牽著弟弟趕快往學校里趕。
同齡人眼中的“小農民”
余智生很少和同齡人在一起玩耍,他很明白自己的家庭處境,自己累一點、少玩一點,奶奶就會輕松一點。所以每天放學后,他總是第一時間跑到弟弟班上,把弟弟安全帶回家。回到家里面,他就自己煮好米飯,摘菜洗菜,然后幫弟弟、奶奶洗衣服。吃完飯后,他總是主動幫奶奶洗碗、掃地做家務,然后認認真真地完成家庭作業。
農忙時節,家里的活路忙不過來,余智生就親自前往田頭坡上幫奶奶伺弄莊稼。從小在田間地頭長大的余智生,對莊稼地經營頗有經驗,在什么季節種植什么作物、給作物施哪種肥料、哪個季節收獲果實,余智生都了然于胸,尤其扯草施肥方面,余智生儼然就是一個實打實的行家里手,忙起活計來一點兒都不含糊。時間一久,同學都稱余智生為“小農民”,余智生對這個稱號倒也歡喜。
品學兼優的“小雷鋒”
在同學心目中,余智生有著很高的威信,每逢班上調座位時,學生們總是去搶著和他坐同桌。
四年級時,同班同學謝武不小心把腳崴了,由于教室在四樓,謝武上下樓梯極不方便。細心的余智生很快就發現了這個難題,他主動擔負起照料謝武的責任。余智生個頭很小,身體也很纖弱,謝武體型有點胖。為了防止謝武再受二次傷害,余智生決定背謝武上下樓,還幫他打飯洗碗,這樣持續了一個星期。盡管每次余智生被壓得喘不過來氣,累得大汗淋漓,兩腿壓得直顫抖,但他從來沒在中途將謝武撂下不管,相反將其抓得更緊、背得更牢靠、走得更穩。謝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事后謝武的父母打算給余智生500元錢作為酬謝,被余智生婉言拒絕。也因為此事,謝武和余智生結下了同學間深厚友情,成為知無不言的好朋友。
余智生并未因為家庭原因而落下學業,相反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成績總能位居班級前列,并多次被學校評為“文明之星”“勞動之星”和“學習進步之星”。2019年余智生被評為“十堰市新時代好少年”,2020年余智生榮獲第十四屆宋慶齡獎學金。
一個平凡的孩子,面對不平凡的家庭遭遇,沒有放棄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余智生選擇了自立自強,也就選擇了獨立!這個孤兒少年的美德之路走得如此艱辛,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少年孤兒點贊,用我們的雙手幫助他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