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生,自畢業就到國網竹山縣供電公司上班,從事變電檢修工作。多年來,他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敢于搶前爭先的勇氣,從一名普通供電員工逐步成長為專業技術骨干、青年崗位能手,用實際行動守護了萬家光明,用平凡書寫著忠誠和擔當。
作為一個身處異鄉的隨州人,12年前,大學畢業的他進入竹山供電公司,那年的他還是一名年輕學徒。“十年磨一劍”,從簡單的擰螺絲,到看懂二次設備圖紙,龍海生整整用了三年摸爬滾打、攻堅克難,最后順利出師,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干。
萬家燈火熄滅,此時的人們已經酣然入夢。就在此時,35kv的走馬崗變電站內,龍海生正帶領著自己的變電檢修班隊伍正干的熱火朝天。對于這樣的零點搶修,龍海生早已習以為常,因為每年雪虐風饕和暑氣蒸人的季節,就是電力設備最容易生病的時候,也是他最忙碌的時候。
一次又一次的出任務,龍海生積累了不少的工作經驗,如今成為公司變電搶修的“行家里手”和青年員工的后起之秀,是變電設備隱患的“醫生”,專治各種“疑難雜癥”。
“每一次檢修都涉及到一個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涉及到千家萬戶的供電,我必須把這份工作做實做細做認真。”在龍海生的眼里,這不僅僅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
同事曾召紅是龍海生的好伙伴、好助手,一起搭班了很多年,在他眼里,龍海生更像一名“電力工匠”。曾召紅說:“我們每次到現場的時候,就看見他已經在那里了,一呆就是一兩個小時,動都不動,我們說話他都不知道。”
除了簡單的熱愛,龍海生對于專業還有一份“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態度。這些年來,龍海生每次接到工作任務,總是習慣性地提前查看圖紙或到現場詳細落實,做到心中有數。
2013年的一個下午,金灣變電站新設備投入運行的時候,龍每海生對裝置二次回路進行最后的排查。為了設備健康運行,對每一個細節和問題,他總是反復檢查、反復測試,確保萬無一失。
20多年來,龍海生所負責的檢修任務中,從未出現由于質量問題而引起的返工,也從未發生過影響設備安全的問題。如今,龍海生在官渡鎮擔任供電公司的所長,作為總負責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龍海生說他現在只有睡在公司的值班室,心里才覺得踏實。
一天24小時,龍海生呆在公司的時間比呆老婆孩子身邊還要久,但是選擇這條路他從不后悔。他說:“無論在哪里、什么崗位,他都會繼續堅定地干下去,守護好百姓家里的“點點星光”。”(杜登艷)



